《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2027年和2030年发展目标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明确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将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中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将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主要任务部署

《实施意见》主要部署了以下四方面任务:

加大关键技术供给:包括应用技术攻关、智能产品创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等3项重点任务,旨在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人工智能产品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加速创新场景赋能:从组合辅助驾驶、智能铁路、智慧航运、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能建养、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等领域部署7项重点任务,以场景创新为牵引,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案例。

加强核心要素保障:包括统筹优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泛在网络设施建设等3项重点任务,强化算力保障,构建覆盖多模态、多场景的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体系,打造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交通数据传输网络。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包括提升产业生态孵化能力、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加快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等3项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创新环境。

具体实施措施

《实施意见》详细列出了各任务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任务领域 具体措施
组合辅助驾驶 开展智能驾驶大模型、成套测评技术提升行动,拓展服务场景。
智能铁路 支持具身智能列车与自主协同控制系统研发,推广自感知、自学习、自运行的智慧化、绿色化动车装备。
智慧航运 推进港口智能感知网络建设,加快码头设备设施数字化建设、自动化改造、智能化升级。
智慧民航 推动航司航线规划、签派决策、机组排班等智能辅助优化,提升航班运行态势精准感知与扰动情景下的智能恢复能力。
智慧邮政 加快推动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打造智能、高效寄递网络。
智能建养 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组织实施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技术创新工程。
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 深入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推动以电子认证、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的运输电子单证应用。

《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推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