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ETP市场2025年增长强劲,成交额超越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2025年,香港ETP市场迎来了突破性的一年,成交额和资产管理规模均实现显著增长。截至9月底,香港市场成交额已超越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增长34.1%,达到6.535亿港元。
成交额创新高,换手率领先全球
2025年,香港ETP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高达378亿港元,同比升146%,成为全球ETP成交额第三高的市场。这一增长主要受科技类ETF和港股通购买合资格ETF的推动。全球来看,香港ETP市场的换手率高达14.7,位列全球榜首。
产品创新切合散户需求
2025年3月,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上市,为投资者提供策略投资工具。随后,全球首只韩股(三星电子)杠杆及反向产品于2025年5月在香港上市。这些产品尤其受亚洲散户投资者青睐,截至2025年9月底,在港上市的所有杠杆及反向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合计达36亿港元,同比升51%。
此外,备兑认购期权ETF自2024年2月首次上市以来,也越来越受投资者欢迎。截至2025年9月底,在港上市的六只备兑认购期权ETF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达86亿港元,同比增加超过32倍,年初至今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更跃升近77倍至1.322亿港元。
互联互通推动增长
截至2025年9月底,透过沪深股通及港股通买卖的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达42亿港元(同比升128%)及32亿元人民币(同比升142%)。同期,合资格透过沪深港通进行交易的ETF共290只,包括273只内地上市ETF(北向沪深股通)及17只香港上市ETF(南向港股通)。
科技及生物科技产品备受投资者青睐
2025年前三季,香港共有14只科技主题ETF上市,资产管理规模总额达到1,201亿港元(同比升102%),年初至今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合计为74亿港元(同比升247%),净现金流入总额为291亿港元。在生物科技方面,年初至今共有3只生物科技主题ETF上市,资产管理规模总额为34亿港元,较2024年9月底增长123%。这些生物科技ETF今年已带来13亿港元净现金流入。
全球联通持续深化
2025年2月,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在香港互挂上市,为本地投资者提供在亚洲交易时段高效投资美国大型公司和科技股的渠道。随后,香港于5月推出亚洲首只沙特伊斯兰国债ETF,丰富了香港的固定收益产品种类,同时加强了香港与中东在金融市场上的连系。2025年9月,香港交易所与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增强了香港与阿联酋之间的市场连系。
主动型ETF日渐兴起
主动型ETF成为2025年全球市场的焦点。截至2025年9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主动型ETF共有31只,总市值约为237亿港元,较2024年的98亿港元同比增长143%。这些产品为ETF市场贡献约2.32亿港元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较去年同期的4,530万港元增长411%。
香港ETF市场今年的表现强劲,主要受惠于其长期稳健的增长与持续发展,这也是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领先ETF市场的关键。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10月21日的香港交易所ETF峰会上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之一。
市场 | 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亿港元) | 同比增长 |
---|---|---|
香港ETP市场 | 378 | 146% |
沪深股通ETF | 42 | 128% |
港股通ETF | 32 | 142% |
产品类型 | 资产管理规模(亿港元) | 同比增长 |
---|---|---|
科技主题ETF | 1,201 | 102% |
生物科技主题ETF | 34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