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聚焦宠物经济与酒店业转型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开幕,首次设立宠物主题展示区“它博萌爪航站楼”,展现了中国市场对高品质、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追求。毕马威在进博会期间发布了《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与《破局与重生:2025年中国酒店业的韧性之路》两份深度行业报告,聚焦宠物与酒店两大消费赛道,解读行业演进逻辑与发展机遇。
宠物经济:情感消费驱动产业升级
随着中国家庭结构变化与消费观念转型,宠物经济成为“情感消费”的代表性领域。毕马威《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4000亿元。宠物角色从“功能性伴侣”向“家庭成员”转变,推动食品、医疗、服务、科技等细分赛道蓬勃发展。
| 年份 | 市场规模(亿元) |
|---|---|
| 2024年 | 3000 |
| 预计2027年 | 4000 |
养宠主力军年轻化、高学历化,90后与00后合计占据超6成份额,他们追求高性价比与产品功能性,推动市场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升级。政策层面,各级政府的提振消费政策与行业规范措施,共同为宠物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宠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8114亿元,其中宠物食品作为刚需品类占据了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是宠物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市场竞争激烈,新注册企业数量持续攀升,中国本土宠物食品企业通过代工服务积累经验后,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
酒店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韧性之路
中国酒店业正经历从“量增”到实现“质变”的考验。毕马威《破局与重生:2025年中国酒店业的韧性之路》报告指出,行业已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竞争格局由增量开发转向存量优化,企业战略重心也从规模扩张转为品质提升。当前中国酒店市场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经济型酒店占据主导地位,连锁化率提升至40.1%,但仍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隐藏着轻资产转型的空间。
在商旅与文旅双轮驱动下,行业逐步复苏,消费分层趋势显著,推动形成“高端体验化、中端个性化、经济智能化”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健康旅居、长租公寓等新业态也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酒店企业需要在政策引导下顺势而为,通过品牌建设、运营模式与资本运作的系统性升级,加快构建数据驱动、协同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运营体系,方能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把握先机、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