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作爲OPEC+聯盟中長期扮演產量紀律維護者的核心角色,上月罕見地打破了自身承諾,將石油產量提升至遠超配額的水平。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月度報告,作爲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沙特上月將原油產量大幅提升約70萬桶/日至980萬桶/日,超出自身OPEC+配額約40萬桶/日。
IEA將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預期上調至每日210萬桶,較此前預測增加30萬桶。但需求增長預期僅爲每日70萬桶,創2009年以來最慢增速。該機構認爲,今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將快于预期。
油價自6月中旬以來已下跌約13%,倫敦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接近每桶69美元,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超過了對以伊衝突的關注。IEA指出,全球石油需求正經歷“顯著放緩”。
IEA在月度報告中表示,"OPEC+進一步加速撤銷減產的決定未能以有意義的方式推動市場,這反映出基本面更爲緊張。"該機構指出,價格指標顯示實際石油市場比其供需平衡表中顯示的大幅過剩更爲緊張。
數據顯示,多個OPEC+成員國在6月份集體提高產量,超出既定配額。沙特產量增幅最爲顯著,超出自身OPEC+配額約40萬桶/日。
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也加入了增產行列,均超出各自的OPEC配額。相比之下,伊朗產量出現下降,從七年高點回落至308萬桶/日,儘管該國石油基礎設施在衝突中基本未受影響。
油輪追蹤數據此前已顯示沙特原油出口在上月大幅增長,市場推測該國和其他海灣國家在以伊衝突期間尋求將供應重新配置到該地區以外。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首次明確證實了大量出貨轉化爲產量的重大跳升。
供應增長超過需求一倍供應增加的同時,全球石油需求卻顯現疲態。據巴黎國際能源署預測,OPEC+集團以外的產量增長將是全球需求增長的兩倍,主要來自美國、圭亞那、巴西和加拿大的持續繁榮。
IEA將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預期上調至每日210萬桶,較此前預測增加30萬桶。但需求增長預期僅爲每日70萬桶,創2009年以來最慢增速。該機構稱:
“近幾個月,石油需求出現了顯著放緩,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以沙特爲首的八個關鍵OPEC+國家制定了初步計劃,將在9月份重啓另外54.8萬桶/日的產量,完成220萬桶停产供应的回归。代表們週四表示,各國計劃在10月份暫停,然後決定是否啓動另一層閒置產能。
市場過剩壓力將持續加劇儘管當前煉油廠提高運營以滿足北半球夏季燃料季節性需求,市場條件仍保持韌性,但這種緊張狀況預計將逐漸消散。
IEA指出,"價格指標也顯示實體石油市場比我們平衡表中的大量過剩所暗示的更加緊張",並提到月度期貨合約之間的差異和煉油商的"健康"利潤率。
然而,根據IEA的分析,全球石油庫存預計將在第四季度以約每日200萬桶的速度大幅積累,2026年第一季度的積累速度將達到每日300萬桶。油價持續承壓反映了市場對供應過剩擔憂超過了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