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一批關稅生效日期的逼近,全球貿易商都在密切關注具體的執行細節。

根據8月5日的媒體報道,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最新發布的指南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週宣佈的“對等關稅”政策將不適用於在紐約時間本週四(8月7日)凌晨00:01之前已經裝船併發往美國的商品。這份通知的發佈,旨在爲這項預計將顯著提高數十個貿易伙伴關稅的政策,提供一個明確的執行框架。

上週,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白宮發佈了調整後的“對等關稅”稅率表,该稅率表将于8月7日生效。這爲各國提供了一個額外的談判時間窗口。在新的稅率中,對美商品貿易逆差國的稅率爲10%;與美國達成協議或對美有小規模商品貿易順差的國家的稅率約爲15%;與美國沒有達成協議且對美有大規模商品貿易順差的國家則面臨更高的稅率,其中美國將對加拿大的關稅稅率從25%提高至35%,瑞士和南非將分別面臨高達39%和30%的懲罰性關稅,印度將被徵收25%的關稅。

該指南文件詳細闡述了新關稅的豁免範圍和懲罰措施。

報道指出,指南明確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談判達成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USMCA)下的產品將獲得豁免。同時,用於援助目的的救援物資,如食品、衣物和藥品,也在豁免之列。

然而,爲了防止部分商品通過第三國轉運來規避針對特定國家的關稅,指南中也包含了特朗普威脅將實施的懲罰性措施:一旦美國聯邦政府認定商品存在轉運行爲,將對其徵收高達40%的關稅。

這項被視爲特朗普總統核心經濟議程的關稅計劃,旨在減少貿易逆差,並向企業施壓,促使其將製造業崗位和投資轉移回美國。據測算,若此次宣佈的稅率全面實施,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將從之前的13.3%上升至15.2%。這一數字與特朗普上任前的2024年的2.3%相比,已有顯著提高。

特朗普最初於今年4月宣佈了所謂的“對等關稅”計劃,但隨後爲給相關談判留出時間而推遲了實施。儘管最後期限臨近,包括瑞士和印度在內的一些國家目前仍在努力通過談判,以期在週四的最後期限前獲得更優惠的貿易條款。

然而,這份指南並未消除所有的不確定性。據報道,特朗普政府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公佈針對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物及其他關鍵工業產品的獨立關稅清單,這意味着企業和投資者仍將面臨持續的政策風險。此外,特朗普總統在本週一(8月4日)再次發出威脅,稱可能因新德里方面採購俄羅斯石油,而對印度的輸美商品徵收“大幅”更高的關稅。

央視新聞報道稱,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文表示,印度不僅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還將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牟取暴利。因此,他將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國繳納的關稅。

而關稅政策對美國長期經濟影響仍不明朗,批評人士則普遍認爲,這些關稅將推高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並可能加劇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