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正式生效,而瑞士金條意外也被納入徵稅範圍,金價再迎上漲動力。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8月7日,美國對瑞士商品正式加徵高達39%的進口關稅。而此前料將被豁免的關鍵規格金條卻被意外徵收關稅。
據媒體報道,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CBP)在7月31日的一封回應瑞士某精煉廠的裁決信中明確表示,一公斤和100盎司規格金條應歸類於需繳納關稅的海關編碼。
這一決定與此前行業普遍預期的豁免形成鮮明對比,並給美瑞之間的貿易關係造成了新的壓力。一公斤金條是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最常見的交易形式,也是瑞士對美國黃金出口的主要產品。
據測算,在截至6月的12個月中,瑞士向美國出口了價值615億美元的黃金,如果按39%的關稅稅率計算,現在將面臨額外240億美元的關稅負擔。
經濟學家Peter Schiff評論稱,對金條徵收關稅可能會對紐COMEX造成嚴重衝擊。如果多頭接收交割,空頭將爭相補倉以避免關稅,金價可能會飆升。
此次關稅風波的核心在於海關編碼的重新解釋。CBP在一份回應瑞士某精煉廠澄清請求的裁決書中明確,一公斤及100盎司金條應歸類於海關編碼7108.13.5500,而該編碼在徵稅範圍之內。
此前,黃金行業普遍認爲,這類金條適用的是7108.12.10編碼。瑞士製造商與貴金屬交易商協會主席Christoph Wild指出:
“主流觀點曾認爲,由瑞士精煉廠重熔並出口到美國的貴金屬可以免稅運輸。”
他補充說,不同黃金產品的海關編碼分類“並非總是那麼精確”。
這種預期的落差讓瑞士精煉行業措手不及。據媒體報道,多家瑞士精煉廠表示,他們已花費數月時間與律師一同研究哪些黃金產品可能被豁免。
由於不確定性加劇,兩家精煉廠已暫時減少或停止了對美國的黃金髮貨。
“三角”黃金貿易格局遭顛覆美國的關稅新規直接衝擊了全球黃金市場高效運轉的物理流通過程。
長期以來,全球金條貿易形成了一個從倫敦到紐約,途徑瑞士的三角通路。
倫敦市場習慣使用約400金衡盎司(約12.5公斤)的大金磚,而全球最大的黃金期貨市場Comex則偏好更易於處理的一公斤金條(大小約等于一部智能手机)。
而作爲全球最大的黃金精煉中心,瑞士精煉廠的核心業務之一,就是將倫敦的大金磚重新熔化、鑄造成紐約市場所需的一公斤金條。
此次關稅直接作用於一公斤金條,相當於阻塞了從瑞士到紐約的關鍵通道,可能迫使市場尋找成本更高或效率更低的替代方案,從而重塑全球金條的實物交割路徑。
紐約金價短期內或被推高今年早些時候,交易員們曾爲規避特朗普政府的關稅預期,將大量黃金運往美國,一度導致Comex庫存創下歷史新高,並引發倫敦市場的短暫短缺。
然而,本次關稅將矛頭直指補充庫存所必需的金條規格,這可能使Comex的庫存面臨“只出不進”的局面,從而在短期內推高紐約金價。
這一事件發生在黃金價格本已處於歷史性上漲的背景下。自2024年底以來,金價已上漲27%,一度觸及每金衡盎司3500美元。
對通脹的擔憂、對美國政府債務水平的憂慮以及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動搖,共同構成了金價飆升的宏觀環境。美國的關稅舉措,無疑爲這個本已火熱的市場又增添了一個不確定性因素。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