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聯儲獨立性風險、供應鏈集中等因素影響,高盛指出,大宗商品,特別是黃金,正成爲對沖傳統資產風險的關鍵工具。
9月5日,據追風交易臺消息,高盛在最新的大宗商品策略研究報告中稱,雖然基準情景下商品指數未來12個月回報預期溫和,但投資者應考慮將商品納入投資組合以實現分散化配置,黃金被稱爲“最堅定的多頭推薦(highest-conviction long)”。
研報認爲,美國機構信譽風險上升以及商品供應集中度加劇創造了"尾部風險",可能導致商品價格飆升的同時股債下跌。黃金則被高盛列爲大宗商品領域"最堅定推薦"的投資標的,該行維持黃金2025年底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期4000美元/盎司的目標價,並指出在極端情況下金價可能升至4500美元/盎司以上。
高盛還在報告中強調,三大結構性趨勢(De-risking energy、Defense spending、Dollar diversification)正在系統性收緊大宗商品市場供需,特別提到了供應對價格反應遲緩的黃金和銅等品種。
大宗商品分散化價值凸顯研報稱,自春季以來,市場已從關稅不確定性轉向關稅現實,這有助於穩定經濟活動指標,降低了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
儘管如此,高盛認爲,當前美國就業增長放緩,經濟下行風險仍高於歷史均值。在此背景下,商品作爲投資組合分散化工具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高盛預計商品在對沖通脹和極端風險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盛的基準情景顯示,商品指數在未來12個月內僅有溫和正回報。
該行維持對黃金(央行強勁購買)、銅(電力、基礎設施和國防需求)以及美國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出口)的看漲觀點,但預計石油市場當前的供應過剩將加劇。
高盛預期強勁的非歐佩克(除美國)石油供應增長將在2026年推動全球市場出現180萬桶/日的過剩,最終在2026年底前將布倫特原油價格推至50美元/桶的低位。
美聯儲獨立性風險推升黃金前景高盛特別強調了美聯儲獨立性受損的情景風險。如果美聯儲獨立性受到損害,可能導致通脹上升、長期債券價格下跌、股價下跌以及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削弱。相比之下,黃金作爲價值儲存手段不依賴於制度信任。
研報指出,如果私人投資者像央行一樣更多地分散投資黃金,金價甚至可能超過4500美元/盎司的尾部風險情景,這已經遠高於4000美元的2026年中期基準預測。
高盛估算,如果私人持有的美國國債市場的1%資金流入黃金,假設其他條件不變,金價將升至近5000美元/盎司。因此,黃金仍是該行在商品領域最堅定的多頭推薦。
商品供應集中度風險加劇商品供應集中度的增加構成另一重大風險。
高盛稱,關鍵大宗商品供應集中度升高,主要產地多處於地緣或貿易爭端熱點區域(如中東、俄羅斯、中美)。在此格局下,出口限制等“資源武器化”工具被頻繁使用,導致供應中斷頻發、價格波動加劇和輸入型通脹上行。
報告指出,世界大國間對關鍵資源的爭奪加劇了供應中斷和價格波動風險。高盛以2022年俄歐天然氣危機、紅海、巴拿馬運力受阻爲例,說明供應鏈脆弱性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此外,高盛表示,OPEC+的閒置產能正在下降,一旦原油供應中斷,油價將更易劇烈上行。
結構性“3D趨勢”支撐中長期商品牛市高盛強調,三大結構性趨勢(De-risking energy、Defense spending、Dollar diversification)正在系統性收緊大宗商品市場供需。
1、能源去風險化:
全球能源安全政策推動電網投資潮,極大提升銅需求。高盛預測,至2030年前,電網相關投資將貢獻全球60%的銅需求增長,銅價有望在2027年達到10,750美元/噸。
2、國防支出增加:
歐洲軍事開支佔GDP比例預計由2024年的1.9%上升至2027年的2.7%。相關金屬設備支出將推動銅、鎳、鋼等工業金屬需求明顯增長,爲金屬價格構成實質支撐。
3、央行“去美元化”:
自2022年西方凍結俄羅斯美元資產以來,全球央行購金出現五倍激增,成爲2022年以來黃金價格上漲94%的核心驅動。亞洲新興國家仍將持續幾年大舉購金,構成黃金的長期制度性買盤。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臺。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臺▪年度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