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沖基金做空私募貸款機構,賬面收益達17億美元
今年,美國的對沖基金通過做空私募貸款機構已經獲得了17億美元的賬面收益。據5月4日媒體報道,美國的七家最大直接貸款機構,包括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res資管公司和Blue Owl資本公司,正面臨空頭投資者的強力衝擊。
私募貸款機構通常爲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但隨着經濟放緩、貿易戰的持續以及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這些機構面臨的風險也在逐漸加大。對沖基金因此押注這些風險因素會讓私募信貸市場出現問題,儘管這些貸款機構一直宣稱貿易戰帶來的市場波動是他們搶佔更多市場份額的好機會,但近幾個月以來,它們的股價卻在不斷下跌。
借款人信用質量惡化
私募信貸領域的一大不安因素是借款人信用質量的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個月警告稱,借款人信用質量變差的情況還沒有在這些機構的貸款估值裏體現出來,這爲市場帶來了不小的隱憂。
市場上的私募信貸基金競爭加劇,導致貸款回報率的壓縮,很多基金給那些較弱的、較小的公司貸款,這些公司在經濟衰退期間最容易出問題。此外,很多直接貸款機構沒經歷過長期經濟低迷的情況,所以很難知道他們的貸款賬本在這種情況下會如何表現。
直接貸款的估值問題
國際清算銀行去年指出,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報告數據的私募信貸基金中,只有40%使用第三方評估。管理620億美元資產的Adams Street的Jeffrey Diehl和Bill Sacher上週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有大量證據表明,直接貸款機構出於樂觀和/或自身利益,正在掩蓋問題貸款,推遲違約和破產,導致貸款估值、投資組合收益率和基金回報可能被高估。”
他們還特別擔心PIK貸款,目前越來越多的借款人選擇通過PIK貸款来应对现金流压力。在传统貸款中,借款人通常需要定期以现金形式支付貸款利息。但在PIK貸款中,借款人用其他方式(如股權或債務工具)來支付利息,这导致这些貸款的估值常常被高估。
彭博行業研究追蹤的BDC樣本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末,超過四分之一的淨投資收入來自PIK。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PIK貸款的估值出人意料地高,到9月底,約75%的估值超過了面值的95美分。這種差異引發了對估值一致性的質疑,特別是與公開市場上類似貸款的估值相比,後者通常估值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