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策略師警告:美股面臨經濟挑戰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

儘管一季度財報季表現超預期且貿易談判顯露積極信號,高盛首席策略師戴維·科斯汀仍呼籲投資者保持警惕。他在5月9日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儘管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首季盈利同比大增12%,是財報季前預期6%增幅的兩倍,但經濟潛在挑戰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可能對市場構成壓力。

財報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首季利潤率同比提升111個基點至12.1%,創2022年年中以來新高。科斯汀認爲,這一強勁表現雖暗示短期上行空間,但高盛經濟學家對下半年GDP增速趨緩的預測(接近停滯狀態),使其維持對2025年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僅增長3%的預測(達253美元),低於市場策略師共識預期的257美元及分析師自下而上彙總的264美元。

他特別強調,多數企業在財報中維持業績指引時,尚未充分計入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衝擊,“未來數月供應鏈波動風險不容忽視”。

大型科技股盈利增長核心引擎

大型科技股(即“七巨頭”)再次成爲盈利增長核心引擎。剔除尚未公佈財報的英偉達後,其餘六家科技巨頭首季盈利同比激增28%,貢獻了標普500指數整體盈利增長的27%;而剩餘493家成份股盈利僅增長9%。儘管高盛預計2026年這一差距將收窄,但當前格局凸顯市場集中度風險。

據瞭解,目前,“七巨頭”對2025年盈利的修正與上年持平,而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股的盈利修正則下降了4%。所謂的“七巨頭”包括蘋果(AAPL.US)、微軟(MSFT.US)、谷歌(GOOGL.US)、亞馬遜(AMZN.US)、英偉達(NVDA.US)、Meta Platforms(META.US)和特斯拉(TSLA.US),這些公司憑藉龐大的市值、在高增長行業的主導地位以及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成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主要推動力。

資本支出趨勢分化

高盛還指出,資本支出趨勢也呈現出分化。儘管像谷歌這樣的公司重申了其支出計劃,Meta Platforms也上調了其資本支出指引,但整體資本支出修正幅度有所減弱,反映了市場的日益謹慎。

在經濟衰退風險方面,科斯汀表示,這是主要的下行威脅。高盛模型顯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概率爲45%,但財報電話會議中“裁員”被提及次數仍處低位,或表明任何經濟放緩更可能呈現“淺衰退”特徵。

就市場表現而言,高盛已將標普5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目標點位上調至6200點,意味着該指數將較當前水平上漲9%。不過,高盛對標普500指數未來三个月的回报预测持平,這反映了市場對增長數據惡化和股票風險溢價過高的擔憂。

科斯汀指出:“結果就是股票風險溢價出人意料地低,標普500指數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爲21倍,而每股收益預期卻不切實際地高估了。”不過,他對中期前景持樂觀態度。高盛預計美聯儲將於7月開始降息,再加上可能避免經濟衰退以及2026年盈利加速增長,可能爲股市進一步上漲鋪平道路。

總的來說,當前美股處於“強現實與弱預期”的拉鋸戰中。投資者需在享受短期財報紅利的同時,密切關注關稅政策、企業資本支出意願及美聯儲政策轉向三大變量,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

2025年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預測 高盛預測 市場策略師共識預期 分析師自下而上彙總
每股收益 253美元 257美元 26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