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債市動盪影響全球資產配置,美債收益率飆升
近期,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然而,這一現象背後,日本債券市場的動盪成爲了一個被忽視卻日益關鍵的變量。
幾天前,日本20年期國債拍賣遇冷,導致3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3.165%,一度逼近3.17%,創下約25年來的新高。同時,4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跳升至3.672%,爲2007年該債券品種設立以來的最高水平。
日本金融機構歷來是美國國債的重要買家,尤其是通過“日元融資套利交易”支持了全球債券市場。這種策略的核心是低息借入日元,再將資金轉換爲高收益貨幣,並投資於對應貨幣的債券。但這一長期盛行的交易模式如今正面臨終結的風險。
興業銀行策略師Albert Edwards指出,如果日本國內的高收益率吸引本土資金迴流,那麼這一套利交易的“平倉”可能會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劇烈影響。他形象地表示,這可能會在美債與美股市場引發“一陣巨大的吸力聲”。
Edwards在週四的研究報告中寫道:“目前很多評論人士將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5%的原因歸結爲本土財政因素,忽略了全球市場聯動的背景。美債、美國股市甚至美元本身,過去都受到來自日本的資金流推動。”他進一步強調:“當前對投資者來說,理解與追蹤日本長期國債市場的暴漲,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的這番話暗示,日本債市的拋售熱潮可能已經對美國長債市場造成了直接影響。週四早盤,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5.15%,爲2007年以來的最高盤中水平,反映出投資者正在大舉拋售此類長期國債。隨後,美債出現反彈,收益率在紐約下午交易時段下跌2.6個基點,至5.063%。
與此同時,美股表現波動,道瓊斯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略微收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小幅上漲0.28%。
本輪美債市場的早盤動盪,很大程度上也被認爲與美國共和黨推動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大規模減稅與支出議案有關。該法案加劇了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擔憂,投資者對持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意願也隨之下降。
德意志銀行駐法蘭克福的研究員George Saravelos進一步提出,美國財政風險加劇的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信號,是美債收益率與日元匯率之間的“脫鉤”現象。他指出,儘管美債收益率不斷走高,日元卻持續升值,這可能意味着外國投資者正在逐步退出美國國債市場。
Saravelos還表示,有些市場人士將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視爲對日本財政狀況的擔憂,但他認爲,這更可能是對美國國債市場構成的威脅。他說:“JGB(日本國債)的拋售,讓日本本土資產變得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這將進一步加快其從美國市場的撤資步伐。”
國債類型 | 收益率 | 備註 |
---|---|---|
日本20年期國債 | - | 拍賣遇冷 |
日本30年期國債 | 3.165% | 約25年來新高 |
日本40年期國債 | 3.672% | 2007年以來最高 |
美國30年期國債 | 5.15% | 2007年以來最高盤中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