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引發國債收益率上升和美元下跌
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降至Aa1,加劇了市場對美國債務的擔憂。長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上升至5%的心理水平,美國股指期貨隨之下跌。
穆迪將評級下調歸咎於美國不斷膨脹的預算赤字,幾乎沒有收窄的跡象。此次評級下調可能會加劇華爾街對美國主權債券市場的擔憂,尤其是在美國國會討論更多無資金支持的減稅措施,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顛覆長期建立的商業夥伴關係並重新談判貿易協議的背景下,美國經濟似乎將放緩。
週一,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3個基點至4.50%,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短暫上漲約6個基點至5.00%,隨後漲幅收窄。長期基準利率若突破5%,將觸及2023年的水平——當年的峯值達到5.18%,爲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解決方案公司副首席投資官Max Gokhman表示,美國國債評級被下調並不令人意外,隨着大型投資者開始逐步將美國國債換成其他避險資產,償債成本將繼續攀升,可能會給美國債券收益率帶來危險的熊市螺旋式上升,進一步給美元帶來下行壓力,並降低美國股市的吸引力。
富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Schumacher和Angelo Manolatos預計,受穆迪降級影響,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再上升5-10個基點。
儘管收益率上升通常會提振貨幣,但債務擔憂可能會加劇人們對美元的懷疑。彭博美元指數已接近4月份低點,期權交易員的情緒正處於五年來最悲觀的水平。
今年4月,特朗普的關稅迫使許多投資者重新評估美國市場在投資組合中的核心地位,美國市場全線承壓。在特朗普暫停對中國徵收關稅後,拋售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逆轉,但債券市場投資者的注意力迅速轉向了美國的財政軌跡。
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Subadra Rajappa表示,長期債券收益率走高將增加美國政府的淨利息成本和赤字。從長期來看,美國國債避險地位的削弱,將影響美元以及外國對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國資產的需求。
截至發稿,標普500指數期貨跌近1%,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跌1.2%。
市場對美國資產“失去信心”
歐洲央行行長Christine Lagard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近美元兌歐元下跌是違反直覺的,但反映了“金融市場某些部門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和信心的喪失”。
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淡化了對美國政府債務和關稅通脹影響的擔憂,稱特朗普政府決心降低聯邦支出並促進經濟增長。
Bessent上週五被問及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一事時表示:“穆迪的評級是一個滯後指標——這是每個人對信用機構的看法。”
考慮到美國聯邦預算赤字每年接近2萬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以上,穆迪此舉在許多人意料之中。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今年1月警告稱,美國政府的債務也有望超過二戰後創下的創紀錄水平,到2029年將達到GDP的107%。
穆迪表示,預計“聯邦赤字將擴大,到2035年達到GDP的近9%,高於2024年的6.4%,主要原因是債務利息支付增加、福利支出增加以及收入產生率相對較低。”
儘管如此,議員們仍可能繼續推進一項規模龐大的稅收和支出法案,預計未來幾年聯邦債務將增加數萬億美元。美國稅務聯合委員會曾預計,未來10年該法案的總成本將達到3.8萬億美元,但其他獨立分析師表示,如果該法案中的臨時條款被延長,成本可能會高得多。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預計穆迪下調評級不會改變美國國會的投票結果,不會引發美國國債被迫拋售,也不會對貨幣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在過去類似的降級行動之後,美國國債經常出現反彈。
巴克萊分析師表示:“自2011年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以來,美國政府信用評級下調已失去了政治意義,即便有影響,影響也是有限的。”
美國財政部報告稱,中國在3月份減持了美國國債。儘管這可能進一步加劇人們對中國正在降低對美國債務和美元敞口的猜測,但前美國財政部官員Brad Setser表示,這些數據表明“中國正在縮短美國國債的久期,而非真正撤出美元”。
美國財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外國對美國政府債券的需求依然強勁,沒有跡象表明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產生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