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權債務市場緊張局勢升級,央行購債縮減需謹慎
日本主權債務市場正向央行發出警示,縮減債券購買規模需慎之又慎。本週,投資者回避日本政府債券拍賣,收益率飆升,市場參與者與日本央行(BOJ)官員就縮減購債展開意見交流。日本首相石破茂將日本財政狀況比作希臘,凸顯避免財政與貨幣政策失誤的重要性。
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4月推出“解放日”關稅政策以來,日本7.8萬億美元政府債券市場的緊張局勢持續升級,長期債券市場尤爲劇烈。這一領域此前主要依賴日本大型機構(如壽險公司)的購買,而這些機構目前正等待不確定性消散。
瑞銀(UBS)駐倫敦宏觀策略師詹姆斯·馬爾科姆在週二20年期日本國債拍賣後表示:“收益率曲線長端幾乎出現了‘買方罷工’。除此之外,政治局勢脆弱,財政支出壓力加大。”此次20年期國債拍賣創下逾十年最弱需求紀錄。
投資者正密切關注日本央行與市場參與者的聽證會——週二首場會議聚焦商業銀行與券商,週三將與投資者對話。會前,參與者對最優政策路徑尚未達成共識,這可能使當前縮減購債的節奏得以維持。但市場動態可能在6月17日日本央行委員會下一次政策決議前對這一立場形成考驗。日本財務省將於5月28日發售40年期國債,而美債收益率上行壓力也持續傳導至日本市場。
國債期限 | 收益率變化 | 備註 |
---|---|---|
20年期 | 躍升約15個基點 | 觸及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 |
30年期 | 飆升至歷史新高 | - |
40年期 | 飆升至歷史新高 | - |
日本央行縮減購債意味着市場需消化更多債券供應,導致價格下跌。根據彭博對央行數據的分析,考慮到債券贖回和央行購債因素,淨債券供應量已攀升至至少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隨着市場從日本央行多年來爲壓低收益率、刺激經濟而進行的激進購債模式中逐步迴歸更自然(儘管波動更大)的狀態,投資者對收益率還將上漲多少尚無共識。
彭博策略師馬克·克蘭菲爾德(Mark Cranfield)認爲,“長期日本國債正遭冷遇,彷彿投資者擔憂日本或將步美國後塵,後者上週五剛遭遇信用評級下調。”
Asymmetric Advisors日股策略師阿米爾·安瓦爾扎德(Amir Anvarzadeh)表示:“就日本債務規模和市場中日益增多的債券看空者而言,一場可能更具日本特色的風暴正在醞釀。所有人都在關注財務省是否會要求日本機構增持國債。”
菲利普證券日本(Phillip Securities Japan)研究主管Kazuhiro Sasaki指出,收益率飆升爲日本股市投資者增添了新的擔憂,週二日股已承壓下跌。“石破茂首相稱無法接受發行更多債券爲預算融資,但在經濟措施上似乎尚未達成共識,”他表示,“經濟形勢相當不確定。”
也有觀點相對樂觀。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iFast負責日股的投資組合經理兼研究員Hui Shi Yeo認爲:“近期超長期收益率上升未必是危險信號,反而可能反映經濟正常化,這或對企業盈利形成支撐。”
不過,在日本經濟基本面脆弱(今年一季度GDP環比萎縮)之際,收益率上升意味着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增加。此外,日美貿易談判仍存不確定性,日本正尋求美方取消對其商品的所有附加關稅。
日本央行已表示計劃每季度縮減4000億日元(28億美元)購債規模,按此節奏,明年一季度月購債規模将降至约2.9万億日元。長達十年的激進資產購買計劃,使日本央行持有日本未償還國債總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