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雲市場規模達52.3億美元,同比增長11.0%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雲市場(2024下半年)跟蹤》報告,2024年下半年中國金融雲市場规模达到52.3億美元,同比增長11.0%,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IDC的研究覆蓋了爲金融行業提供的公有云/專屬雲基礎設施服務、私有云基礎設施產品及服務,以及面向金融行業的雲平臺、雲應用解決方案。
市場特徵
本期金融雲市場呈現出以下特徵:
政策推動金融雲化和國產化改造。在“金融數字化轉型”和“自主可控”雙重政策驅動下,金融機構尤其是以銀行和保險爲代表的傳統行業,正加速IT架構的國產化進程,並深度重構市場格局,推動軟硬件產品採購體系、數倉和數據庫技術選型、核心系統分佈式改造等關鍵環節的預算結構調整。
AI技術深度賦能金融行業。金融機構依託算力基建和大模型技術儲備,加速實現AI能力向實戰場景的轉化進程。智能獲客、渠道數字化改造、知識庫升級、遠程業務、內部辦公、代碼生成、流程管理、智能客服、量化計算等領域市場落地步伐加快,並帶動金融雲平臺解決方案升級需求激增。
市場分析
金融雲基礎設施市場分析
2024下半年,金融雲整體基礎設施市場規模34.4億美元,同比增速11.3%。其中,公有云/專屬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規模12.5億美元,同比增速14.0%;私有云基礎設施市場21.9億美元,同比增速9.9%。
在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回暖的背景帶動下,金融公有云基礎設施市場呈現“需求增長+結構升級”的雙重發展態勢。一方面,AI驅動的智能金融場景加速落地提升了傳統金融機構對公有云的接受度,遠程銀行、算力服務、實時風控、開放式API等領域公有云滲透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消費金融的創新發展也有效促進了互聯網金融機構對公有云的營收貢獻。
線下基礎設施領域,國產化比例持續攀升,國內外複雜的供應鏈情況也對金融雲硬件供貨競爭格局帶來深層次的影響。國有算力服務器的可選性日趨豐富,通算與智算相結合的建設理念在逐步形成當中。輕量化AI解決方案推動軟硬協同創新,將成爲未來金融雲基礎設施市場發展的一大亮點。
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分析
2024下半年,金融雲解決方案整體市場規模爲17.9億美元,同比增速10.5%。其中,平臺解決方案市場營收8.2億美元,同比增長12.3%;應用解決方案市場營收9.7億美元,同比增長8.9%。AI熱潮引發的數據類平臺升級和AI創新場景加速落地是拉動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營收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自主可控的核心繫統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對金融企業的預算帶來額外增量。
市場類型 | 市場規模(億美元) | 同比增長(%) |
---|---|---|
金融雲基礎設施市場 | 34.4 | 11.3 |
公有云/專屬雲基礎設施服務 | 12.5 | 14.0 |
私有云基礎設施 | 21.9 | 9.9 |
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 | 17.9 | 10.5 |
平臺解決方案 | 8.2 | 12.3 |
應用解決方案 | 9.7 | 8.9 |
IDC中國企業研究部研究經理崔婷婷表示,2024年下半年,金融企業雲化支出比例明顯提升,雲化需求多樣化發展。儘管持續受到社會宏觀經濟和企業降本增效的雙重壓力,金融雲服務商和雲廠商依然展現出了較強的市場韌性和戰略定力,在國產化替代、AI基礎設施、大模型應用、核心系統改造等四大領域持續加碼。2025年開始,DeepSeek等開源模型的入場爲金融雲市場發展的競爭格局引入了新的變化和商機,中國金融雲蓄勢待發,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基礎設施重构+智能應用爆發”的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