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強積金市場上半年表現亮眼,個別投資者回報差異顯著
根據BCT數據,2025年上半年香港強積金市場平均回報約爲8.9%。在BCT成員中,表現最出色的投資者——“積金王”,其回報高達58.9%,期間共進行了三次基金轉換。相比之下,表現最差的“積金燈神”在半年內進行了四次基金轉換,最終錄得-19.2%的負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積金王”和“積金燈神”在今年4月7日,即美國宣佈關稅政策日,同樣有轉換基金的動作。然而,他們作出了完全相反的操作,“積金王”轉守爲攻,而“積金燈神”則轉攻爲守。
BCT業務定位及客戶方案高級總監王玉麟表示,香港5月強積金(MPF)表現相對強勁,成功打破“五窮”魔咒後,反映香港強積金整體表現的AQUMON MPF“綜合基金指數+通脹指數”6月錄得2.86%正回報,所有基金類別持續呈正增長,打破“五窮六绝七翻身”的“五窮六绝”說法。這些投資魔咒更多反映市場心理與統計巧合,並非絕對規律。股市表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強積金屬長期投資,成員應避免因短期波動而作出情緒化決策。
王玉麟續指,突如其來的美國政策影響,投資成敗只在一念之間,兩者之間的回報天淵之別,差距接近80個百分點,反映出在一籃子基金選擇下,懂得何時轉換基金、掌握時機與策略,比頻繁操作來得重要。面對市場不確定性,成員應保持冷靜與理性。與其擔心“五窮六絕七翻身”會否靈驗,不如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態,提升強積金投資知識,定期檢視並調整基金投資組合,有效地管理風險,實現長期回報增長。
投資者 | 回報率 | 基金轉換次數 | 操作特點 |
---|---|---|---|
積金王 | 58.9% | 3次 | 轉守爲攻 |
積金燈神 | -19.2% | 4次 | 轉攻爲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