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討論港元市場動態及聯匯制度運作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在7月11日的討論中指出,由於港美息差較大,套息交易依然有利可圖,導致港元匯率持續貼近7.85水平。他強調,港元資金供求變化、美聯儲貨幣政策、美息走向、股票市場氣氛、外圍金融市場及全球資金流向等不確定因素,都可能影響“弱方兌換保證”的觸發。餘偉文提醒市場參與者,當港元供求平衡時,港元拆息可能會趨近美息,對市場流動性變化更加敏感,因此應爲港息可能的上調做好準備。

在“觸強”後,港元資金流入導致銀行體系港元總結餘從約450億港元激增至超過1700億港元,使得港元流動性極爲充裕,銀行間短期拆息顯著下降,與美元息差擴大。以隔夜拆息爲例,5月初“強方兌換保證”觸發前,隔夜美元息率和港元拆息分別爲4.36%和4.30%,息差僅爲0.06個百分點;而到了5月底,隔夜美元息率維持在4.35%,港元拆息因流動性充裕降至0.03%,息差擴大至4.32個百分點。一個月息率方面,息差從5月初的0.37個百分點扩大至5月底的3.72個百分點,這一幅度在聯匯制度實施以來屬於較高水平。

根據聯匯制度的自動利率調節機制,港元資金供過於求時,港息顯著低於美息,市場會進行沽港元、買美元的套息活動,推動匯率向“弱方兌換保證”水平移動。過去兩個月,港元供應在5月初資金流入後保持充裕,但需求有所變化。5至6月市場對港元資金需求較大,而6月底、7月初,上市公司派息高峯期結束,非本地公司將新股集資或發債所得的港元資金回籠或投資,以及半年結造成的短期港元資金需求減少,導致市場對港元需求減少,港匯走弱。

港美息差擴大刺激市場套息交易,當個別日子套息交易規模較大時,港元匯率進一步走弱至1美元兌7.85港元並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應銀行要求沽出美元、買入港元。6月底以來,港匯數度觸發“弱方兌換保證”,最新一次發生於7月11日清晨,總結餘將會下降至約1012億港元。隨着港元流動性逐漸縮減,港元拆息開始溫和上升,例如一個月拆息逐漸升至1.08%,隔夜拆息由接近零水平稍爲往上調整至0.09%。

港元流動性及拆息的互動,符合聯匯制度的設計。近期的港元匯率和利率變化,正好反映了聯匯制度的正常運作。在當前環球經濟及金融環境不明朗、資金流向頻繁變動的情況下,市民在考慮置業、投資或借貸決定時,需要審慎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並留意港息未來可能會回升。香港金管局會密切監察金融市場變化,並透過行之有效的聯繫匯率制度維持香港的貨幣和金融穩定。

時間 隔夜美元息率 隔夜港元拆息 息差
5月初 4.36% 4.30% 0.06個百分點
5月底 4.35% 0.03% 4.32個百分點
時間 一個月息率 息差
5月初 - 0.37個百分點
5月底 - 3.7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