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和債市對特朗普關稅政策反應有限

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25年上半年實施了一系列歷史罕見的關稅政策,美國股市與債券市場表現依舊亮眼,市場對這些政策的反應相對有限。投資者保持警覺,關注這些政策在未來數月可能帶來的經濟滯後效應。

本週一,美國股市收盤上漲,債市波動不大。此前,特朗普宣佈將於8月1日起對歐盟與墨西哥徵收30%的關稅,一度引發市場擔憂,但從走勢來看,投資者似乎選擇暫時觀望。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在週一發佈的研究簡報中指出:“新一屆政府實施了極端政策調整,理論上應推高通脹並抑制經濟增長。但就目前來看,就業與通脹水平幾乎與年初持平,而美股與美債卻已錄得可觀漲幅。”

資產類別 今年以來漲幅
標普500指數 6.6%
iShares Core U.S. Aggregate Bond ETF(AGG) 3.2%

Kelly指出,“美國市場已在多年反覆無常的華盛頓政策環境中變得更加‘耐震’。儘管政策衝擊看似強烈,截至目前,經濟和市場實際受影響甚微。”

特朗普4月2日宣佈“解放日關稅”時,市場曾短暫震盪,但隨着白宮出於談判考慮推遲徵收,市場迅速恢復。進入7月,特朗普又陸續在社交媒體發佈多封致各國政府的關稅通知信,重申8月1日起將實施新一輪貿易壁壘。受影響國家包括巴西、加拿大、歐盟、墨西哥,以及銅進口產品等,政策節奏密集。

Kelly分析認爲,儘管政策面偏緊,但AI熱潮、汽油價格下行、財政刺激與放鬆監管預期,構成了對沖力量,助推資產價格。

不過,他也提醒,政策滯後效應尚未完全顯現。例如,美國關稅對財政收入的全面影響預計要到11月纔會顯現。原因之一是4月2日宣佈加稅,但4月5日前離港的貨物仍適用原稅率,實際關稅徵收出現時間差。

同時,90天的互惠關稅豁免窗口已於7月9日結束,此後特朗普又宣佈對更多國家加稅,令企業和投資者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投資者目前正密切關注零售企業是否會將更高的進口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本週二公佈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是市場關注焦點,Kelly指出,該數據可能僅反映出第一波關稅的價格影響,大部分通脹效應將在未來幾個月逐步顯現。

此外,Kelly提醒,特朗普政府在移民政策收緊與聯邦裁員方面的舉措,也可能在未來對消費、企業行爲乃至就業市場帶來拖累。

他寫道:“消費者、企業與市場往往前期反應過緩,隨後可能出現過度修正。通脹飆升、失業率突增、股市大跌等風險仍在醞釀,尤其當市場繼續低估這些政策的深遠影響時。”

因此,Kelly建議投資者維持資產配置平衡,以應對政策上半年出臺後在下半年逐步發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