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研究揭示地緣政治事件對市場影響:結構性不確定性是關鍵

投資者在面對重大市場交易邏輯影響的新聞時,往往希望避免持有可能受到負面影響的資產。例如,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的打擊導致油價飆升,特朗普政府宣佈的全球激進對等關稅也曾令股市大幅下挫。儘管市場在經歷衝擊後趨於穩定並最終反彈,但預測具體事件的影響和持續時間對華爾街分析師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高盛的分析師們研究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重要地緣政治事件,包括阿拉伯之春、俄烏衝突、新冠疫情和全球貿易爭端,通過追蹤事件前後的全球核心資產變動來衡量影響。研究發現,許多吸引眼球的全球大事件,包括嚴重軍事衝突,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如投資者所想的巨大。相反,更廣泛、持續更長期的地緣政治動盪,尤其是那些打擊經濟基本面的重大事件,引發最大幅度的市場波動。

高盛“五大模式”重塑投資者“風險雷達”

高盛歸納出五種驅動市場衝擊的模式,其中減緩增長或推高通脹的事件,尤其是改變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網絡體系的事件,往往引發最大規模的金融市場下跌。新冠疫情造成的衝擊持續時間最長,全球股票市場花了將近半年才恢復。緊隨其後的是特朗普主導的全球關稅政策和中美貿易談判的重大進展,這些衝擊改變了全球商品流動體系,並給全球央行和政府財政政策帶來艱難的權衡。

高盛研究顯示,最能夠在極短時間大規模動搖市場根基的是“結構性質的不確定性”。例如,當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構成全球大流行時,標普500指數出現了自1987年股市大崩盤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政治不確定性,如英國脫歐投票,也會迅速重塑人們對一國相對增長和競爭力的預期,導致資產價格波動。

市場並不總能很好地預測地緣政治所帶來的具體後果。例如,美國撤軍阿富汗對金融市場幾乎沒有影響,因爲阿富汗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角色有限。然而,這種不作爲可能促使俄羅斯加大在敘利亞擴張,延長了敘利亞內戰、推動移民潮並重塑了歐洲多國選舉。

高盛研究顯示,金融市場的定價趨勢往往低估地緣政治衝突可能拖延的時間長短。例如,一些分析師認爲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後,俄烏戰爭即將結束,但戰爭直到現在仍在持續。

企業信貸市場的反應

並非所有資產都會同步反應出重大事件的負面影響。企業信貸市場通常能在地緣政治事件中保持穩定,除非這類事件直接導致企業違約風險上升。短期政治動盪甚至軍事升級,如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2019年對沙特的導彈襲擊,往往很少影響信貸市場。然而,一旦某種事件威脅到一國經濟增長或信用狀況,或對現有經濟增長體系構成系統性風險,政府和公司債券收益率就會迅速攀升,導致融資成本上升。

市場在多次衝擊中往往會形成某種“免疫力”。例如,特朗普政府4月提出將關稅提高至1930年代以來前所未有的水平,引發了明顯的市場反應。此後,拖延、談判乃至新關稅的宣佈所引發的市場反應都更爲溫和。

儘管世界可能更加動盪,但新的風險因子將不斷被納入商業模式的定價之中。俗話說,“時間比擇時更重要”,尤其是當我們評估投資回報率之時。因此,下次當聽到某人稱某事件對你的投資組合某項標的構成“災難性威脅”時,大可深呼吸一口然後按照歷史普遍規律進行理性分析。市場具有多數投資者意想不到的韌性,並非所有佔據頭條的地緣政治事件都會產生持久性質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