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市場降溫引發華爾街爭論,勞動力供需成焦點
美國7月非農報告揭示了就業市場的顯著降溫,新增崗位遠低於預期,5月和6月的數據也被大幅下修,導致三個月平均新增崗位降至3.5萬個,爲2020年以來最慢增速。失業率升至4.2%,達到2021年以來的最高點。這一結果導致特朗普意外解僱了勞工統計局局長,儘管沒有證據支持其“做假”的指控。
華爾街對於就業市場放緩的原因展開了激烈爭論,焦點集中在是勞動力供應減少還是勞動力需求下降。一些人認爲,如移民政策收緊導致勞動力池縮小,是勞動力供應減少的證據。而另一些人則認爲,經濟放緩導致企業不需要那麼多工人,是勞動力需求下降的信號。這場爭論直接關係到美聯儲是否會降息,因爲降息決策與經濟穩定性緊密相關。
供給不足派與需求疲軟派的爭論
華爾街分成了兩派。摩根士丹利、巴克萊、美國銀行等認爲招聘放緩更多源於勞動力供應減少,預計美聯儲至少要到12月纔會開始降息。而高盛、花旗、瑞銀等則將就業降溫解讀爲勞動力需求疲軟的信號,可能會促使美聯儲9月就開始降息。
供給不足派指出,過去三個月勞動參與率下降了0.4個百分點,這是除疫情初期外、8年來最大的一次跌幅。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認爲,考慮移民管制後,就業增長放緩與低失業率之間並不矛盾。
需求疲軟派則強調,儘管移民減少確有影響,但細節顯示與移民無關的需求疲軟正在惡化。花旗經濟學家Veronica Clark指出,無論是移民放緩還是需求疲軟,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今年勞動力供應下降,但如果需求疲軟纔是主因,那就不足以阻止失業率上升。
派別 | 觀點 | 依據 |
---|---|---|
供給不足派 | 招聘放緩源於勞動力供應減少 | 勞動參與率下降0.4個百分點,外籍勞動力減少約100萬 |
需求疲軟派 | 就業降溫是勞動力需求疲軟的信號 | 與移民無關的需求疲軟正在惡化,勞動力和人口突然大幅增加的統計偏差 |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非農報告發布前兩天提到,只要失業率不明顯上升,美聯儲會忽略未來幾個月招聘放緩的情況。在移民減少的情況下,美國每月新增就業崗位維持在0,也可能足以讓失業率保持穩定。
分析師們認爲,由於報告中基於家庭調查的“人口結構細分”數據越來越不靠譜,他們開始更多關注另一份數據——來自企業調查的招聘情況。美國銀行發現,建築業、製造業、休閒和酒店業招聘疲軟,而這些行業往往僱傭無證移民和失去合法身份的工人。但高盛則指出,這些行業的表現並不比受關稅衝擊嚴重的行業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