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整合基金討論面臨多重障礙,產能過剩問題待解
中國光伏行業正面臨激烈的價格戰和產能過剩問題,專家和行業組織正在探討解決方案。摩根大通在8月8日的報告中提到,16家多晶硅生產商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正在討論成立行業整合基金,但該計劃仍面臨關鍵障礙,包括國有銀行和相關部門尚未同意提供貸款、產能價格確定、整合方內部產能淘汰數量未統一等問題。
如果到2025年9-10月,16家多晶硅企業仍無法達成一致,監管機構可能強制關停能效較低的產能,選擇標準基於能耗效率,提議關停單位耗電量超過61千瓦時/公斤多晶硅的產能。即便這樣,行業產能依然會供過於求。
摩根大通認爲,單靠A或B方案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未來都需要配套的產量控制機制。政策是否能形成統一、長期的產量控制機制,以及淘汰產能的力度能否超出預期,將是未來的關鍵。
自6月30日以來,A股光伏指數已反彈超過10%,短期內,行業將繼續在“政策刺激—政策落空”的循環中震盪波動。多晶硅價格雖短暫上漲,但產能過剩的根本問題尚未解決,現貨價格存在回調風險。
整合基金討論面臨多重障礙
《人民日報》點名光伏是“反內卷”的重點行業,被視爲高層傳遞出的強烈政策信號。中國光伏產業鏈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過去近一年陷入激烈價格戰,平均售價長期低於現金生產成本,企業普遍虧損。
摩根大通指出,目前行業內部和政府相關部門正在討論兩種方案:
方案 | 內容 |
---|---|
方案A | 多晶硅行業整合基金,由行業頭部多晶硅企業出資建立,用來收購併淘汰中小企業的一部分產能。完成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將發放生產配額,以平衡供需關係。 |
方案B | 強制淘汰低能效多晶硅產能,監管部門可能強制要求關閉部分產能,關停標準基於能耗水平,提議關閉耗電量超過61千瓦時/公斤的產能。 |
市場方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給出了光伏產業鏈四大核心環節的目標價格水平,其中多晶硅爲44元/公斤,硅片(210×210mm)爲1.93元/片,TOPCon电池片爲0.342元/瓦,光伏组件爲0.746元/瓦。目前,只有多晶硅價格短期回升至目標水平,從35元/公斤反彈至44元/公斤。
摩根大通指出,政府開始關注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這讓市場情緒和對政策干預的預期有所改善。但到目前爲止,這些努力缺乏統一協調。例如,市場預期反壟斷法將被執行,這推動多晶硅價格從約35元/公斤漲到44元/公斤。但目前缺乏一個有權威的機構來管控產量。2025年8月,多晶硅產量正在增加,這會進一步推高庫存,並可能壓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