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府債券市場遭遇拋售,國債收益率全面攀升

全球主要政府債券市場本週再次遭遇拋售,長期國債收益率普遍上升。投資者對各國債務水平的擔憂加劇,美國關稅前景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刺激了拋售情緒。

週二,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於5.69%,創至少2006年以來最高水平。德國與荷蘭的30年期收益率分別升至3.4%和3.57%,爲2011年以來高位;法國30年期收益率報4.49%,是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上週觸及至少2006年以來新高後,最新回落至3.206%。

在美國,30年期美債收益率週二盤中一度逼近5%,最高觸及4.997%,這是自2006年以來少見的水平。債券價格下跌推升收益率,意味着持有者若此時拋售將面臨較大賬面損失。

全球債市動盪的多重因素

此次全球債市的動盪,源於多重因素疊加。德國政府支出大幅增加,美國實施針對富人的減稅政策,加劇了市場對政府借款規模擴大的擔憂。同時,法國、英國和日本的政治不穩定進一步引發投資者質疑各國政府是否具備應對債務問題的能力。

法國國會計劃於9月8日就政府債務削減方案發起不信任投票。德意志銀行全球經濟及主題研究主管Jim Reid警告稱:“投資者擔心政治僵局將使財政緊縮更難以推進,而在法國當前赤字水平下,這無疑是令人擔憂的。”

在美國,聯邦政府本財年赤字預計爲1.7萬億美元,雖較2024財年的1.83萬億美元略有下降,但仍處高位。更令人擔憂的是,關稅收入的不確定性或將使赤字進一步擴大。

上週五,美國上訴法院維持了國際貿易法院5月的裁決,認定特朗普政府徵收的部分關稅違法。若關稅收入減少甚至需退還,赤字將進一步上升,從而打壓長期美債。

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7月,美國關稅收入達到94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僅爲240億美元。特朗普曾反覆援引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預測,稱關稅將在2025年至2035年間幫助減少4万億美元赤字。然而,市場分析人士提醒,關稅收入尚不足以顯著改變整體財政狀況,而且其增加的成本還可能壓縮企業盈利與所得稅收入。

消費者支出數據與歷史經驗

美國上週發佈的穩健消費者支出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債長端收益率上行。強勁的經濟表現通常會促使投資者賣出避險債券,轉而流入股市等高風險資產。

與此同時,歷史經驗也令市場保持謹慎。數據顯示,長期國債在9月往往表現疲弱。過去十年間,追蹤日本、法國等長期海外國債的iShares International Treasury Bond ETF(IGOV.US)在9月平均下跌1.46%;追蹤美國長期國債的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TLT.US)同期平均下跌2.6%。

國家 30年期國債收益率
英國 5.69%
德國 3.4%
荷蘭 3.57%
法國 4.49%
日本 3.206%
美國 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