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全球資金匯聚香港,推動財富管理業務增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中金公司2025粵港澳大灣區財富管理峯會上表示,全球資金正加速匯聚香港,香港在資產及財富管理領域的發展大有可爲。當局將繼續優化服務和產品,並在中央支持下擴大“跨境理財通”的覆蓋範圍,以豐富投資者選擇。
陳茂波指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深刻重塑經濟體間關係,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新局面。國際投資者越來越意識到通過多元化配置資產來分散風險,並捕捉全球不同地區的增長機遇。
香港作爲連接中外資本市場的“超級聯繫人”,在當前變化中成爲受惠者。數據顯示,香港正在吸引更多全球資金匯聚。以股市爲例,去年恒生指數上升18%,今年以來再上升了接近30%,IPO募資額已經超過1,300億港元,再融資額超過3,400億港元,均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銀行存款也上升接近8%,接近18.7万億港元。
指標 | 去年數據 | 今年數據 |
---|---|---|
恒生指數上升 | 18% | 接近30% |
IPO募資額 | - | 超過1,300億港元 |
再融資額 | - | 超過3,400億港元 |
銀行存款 | - | 上升接近8%,接近18.7萬億港元 |
資金流入帶動資產管理業務增長。香港證監會調查顯示,去年香港管理的資產總值同比增加13%至超過35萬億港元,是本地生產總值的11倍,淨資金流入達7,050億港元,同比上升超過八成。
指標 | 去年數據 | 今年數據 |
---|---|---|
管理資產總值 | 同比增加13% | 超過35萬億港元 |
淨資金流入 | - | 7,050億港元,同比上升超過八成 |
香港金管局數據顯示,多家國際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預計未來數年增聘的人手從10%至100%不等。根據業界估算,香港將在兩、三年內成爲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的增長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將是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之一。2024年,大灣區的總人口已經超過8700萬,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4.5萬億元人民幣。區內居民希望有更多元的資產配置選擇。“跨境理財通”的推出和優化,讓更多大灣區民衆接觸到香港多元和優質的財管產品與服務。截至2025年七月底,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超過16萬人,總跨境匯劃金額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
香港將繼續做好服務、優化產品,在中央支持下擴大“跨境理財通”覆蓋的地域範圍、產品種類和參與羣體。同時,特區政府將繼續深化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積極探索擴容增量方案,擴大互聯互通機制下的產品種類和涵蓋範圍。
吸引海外資金的多管齊下策略
在吸引海外資金方面,香港推出多項政策措施,包括稅務優惠,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特區政府每年舉辦的“裕澤香江”高峯論壇,展示了香港國際家族辦公室樞紐的地位。
在產品方面,香港努力不斷創新,交易所買賣產品(ETP)是一個例子。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ETP超過210只,種類多元化,包括投資不同地域的證券、衍生產品,以至數字資產等,占股市成交量超過15%。香港將繼續發展這個市場,並提升其在互聯互通機制內的貢獻。
此外,香港私募基金、風投基金的生態也十分蓬勃,管理資產規模接近2,300億美元,在亞洲僅次於中國內地。香港正推動開放更多私募基金給予零售投資者,豐富他們的選擇,助力業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