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氣氛回暖,一手貨尾單位數量連續三個月下降
受惠於息口回落,香港樓市氣氛逐步回暖,發展商積極推售現樓餘貨,加快清理庫存。根據中原地產住宅部的統計,截至9月24日,香港一手貨尾單位數量降至約19690個單位,較上月減少185個單位,跌幅接近1%,並已連續第三個月維持在2万個單位以下。與年初高峯的22816個單位相比,貨尾量減少超過3100個單位,跌幅達14%。
與今年1月相比,各區一手貨尾量出現明顯變化。新界西跌幅最爲顯著,由4147個單位減至2902個單位,減少約30%。九龍區緊隨其後,貨尾量由12763個單位降至10556個單位,跌幅達17%。港島區亦錄得輕微回落,由3676個單位減至3374個單位,跌幅約8.2%。相反,新界東成爲唯一錄得升幅的地區,由2230個單位增至2858個單位,升幅達28.2%,反映區內新盤供應持續增加。
區域 | 1月貨尾量(單位) | 9月貨尾量(單位) | 跌幅/升幅(%) |
---|---|---|---|
新界西 | 4147 | 2902 | -30 |
九龍區 | 12763 | 10556 | -17 |
港島區 | 3676 | 3374 | -8.2 |
新界東 | 2230 | 2858 | +28.2 |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市民入市信心明顯回升,帶動一手市場表現理想。今年首九個月一手成交量突破15000宗,較2022年全年9200宗及2023年全年10790宗,分別大增63%及39%。累計成交量已達去年全年15839宗的95%,全年有望突破20000宗,不僅超越去年水平,更有機會創下自2013年一手住宅新例實施以來的新高紀錄。
陳永傑指出,隨着減息週期展開,發展商將加快推售步伐,並以貼近市價策略吸引買家。他預計,今年底一手貨尾量有望回落至約18000個單位。部分於樓市高峯期推出的樓花項目,近期轉爲現樓並下調售價兩至三成,加快去庫存並刺激交投。9月份一手市場暫錄逾1500宗成交,其中逾六成屬現樓,涉及近1000個單位。已屆現樓的將軍澳日出康城凱柏峯系列,9月錄得逾130宗成交,是本月全香港成交量最多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