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上調黃金目標價至每盎司4900美元
金價在近期的強勢上漲中,高盛再次上調了對黃金價格的預測。根據追風交易臺的報道,高盛將2026年底的黃金價格預測從4300美元大幅上調至4900美元,上調幅度達到600美元,漲幅接近14%。這一調整是基於自8月26日以來黃金價格上漲17%的“粘性”資金流入,這些資金主要來自西方ETF資金流入和央行购买。
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着黃金在未來兩年內仍有23%的上漲空間,其中央行購買貢獻了19個百分點,而美聯儲降息帶動的ETF持倉增長貢獻了5個百分點。
粘性資金流入成爲關鍵驅動力
高盛分析師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指出,自8月26日以來黃金17%的漲勢主要由兩大“粘性”資金流入推動:西方ETF資金流入和央行購買。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波動性較大的投機性頭寸保持相對穩定。西方ETF持倉在9月大幅增長後,目前已完全達到高盛基於美國利率的隱含估值水平,表明近期ETF的強勢表現並非過度反應。央行購買力度的重新增強也反映了夏季淡季過後的反彈。
未來兩年漲幅預期保持不變
儘管起始點更高,高盛對2026年底前23%價格漲幅的預測基本保持不變。具體預期包括:
因素 | 貢獻 |
---|---|
央行購買持續增長 | 預計2025年和2026年央行購買量將分別平均達到80噸和70噸,爲2026年底前23%的價格漲幅貢獻19個百分點 |
美聯儲降息推動ETF流入 | 隨着美聯儲到2026年中期降息100個基點,西方ETF持倉將上升,爲價格漲幅貢獻5個百分點 |
投機頭寸逐步正常化 | 預計將對價格漲幅產生負1個百分點的影響 |
高盛認爲,升級後的黃金價格預測風險仍偏向上行,主要原因是私人部門對相對較小的黃金市場的多元化配置可能推動ETF持倉超出基於利率的隱含估值。央行購買的結構性增長主要源於2022年俄羅斯儲備被凍結後,新興市場央行繼續進行儲備多元化的趨勢。高盛的基準情形假設當前官方部門積累的趨勢將持續三年。
這一預測調整反映出黃金市場正經歷由央行和機構投資者推動的結構性變化,爲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清晰的配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