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與AMD股價大漲,AI投資狂潮顛覆傳統股權稀釋邏輯

在全球股票市場中,發行新股或高位增發通常被視爲看跌信號,因爲股東權益會被稀釋。然而,在當前的人工智能投資熱潮中,這一邏輯被顛覆。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和AMD在股權稀釋的背景下,股價卻實現了大幅上漲。

英特爾公司自8月初以來,啓動了向美國政府、軟銀集團以及競爭對手英偉達出售價值180億美元股份的行動,股價飆升近90%。這些交易旨在強化英特爾的資產負債表,但新股發行也將稀釋現有股東權益約14%。儘管如此,投資者對政府資金帶來的喘息空間表現出極大熱情。

AI算力基礎設施板塊的長期牛市敘事邏輯

全球DRAM和NAND系列的高性能存儲產品價格大漲,加之AI算力基礎設施交易和臺積電的強勁業績,共同強化了AI算力基礎設施板塊的長期牛市邏輯。生成式AI應用和AI智能體帶來的算力需求推動市場指數級增長,英偉達等公司的未來營收預期也因此提升。

華爾街金融機構預測,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浪潮規模可能高達2萬億至3萬億美元。臺積電與阿斯麥的亮眼業績進一步強化了AI長期牛市的敘事邏輯,全球AI算力產業鏈成爲資金青睞的投資板塊。

股權出讓與權證交易點燃芯片雙雄估值

英特爾和AMD的股權出讓與權證交易點燃了市場對其估值的熱情。儘管股權稀釋是現實問題,但投資者更看重潛在的利好。英特爾的股權出售爲公司帶來了急需的資金,以支持其昂貴的芯片工廠擴建。

AMD與OpenAI的協議可能帶來數百億美元的營收規模,儘管未來每股收益可能降低,但股價在消息公佈後飆升了43%。股權稀釋背後的數學原理是,新股發行時,利潤未變,但分攤到每一股的利潤變小。

英特爾和AMD的處境不同。英特爾需要資金和新銷售渠道,而AMD近年來業績增長迅速,淨利潤增長逾兩倍,營收增長32%。滙豐對AMD的評級爲“買入”,目標價上調至310美元,認爲與OpenAI的交易提升了業績預測清晰度和市場看漲情緒。

這筆交易對AMD的數據中心AI GPU業務是重大勝利,但也包含了不同尋常的“轉折”。如果達到特定財務和股價里程碑,OpenAI有權以每股一美分的價格購買多達1.6億股AMD股票,約佔流通股的10%。

這種“循環式融資”讓人想起互聯網泡沫時代,虧損企業之間的互利交易使業績增長看起來比實際更爲強勁。投资者对這種安排感到舒适,但歷史上這是不同尋常的。

公司 股價變化 股權稀釋影響
英特爾 近90%增長 約14%稀釋
AMD 43%增長 未來可能降低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