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显示企业韧性,受美国关税影响但前景仍正面

根据渣打银行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公布的最新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尽管美国“解放日”关税冲击,大湾区企业营商表现仍具韧性,主要得益于提前安排的订单及生产活动。企业对未来展望持审慎态度,整体预期有所放缓,但保持正面。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指出,尽管调查未涵盖近期所有发展,但结果显示大湾区企业具备应对美国关税措施的能力。约75%至80%的企业表示受到美国关税的负面影响,主要与业务计划延迟和物流受阻有关。

在主题问题方面,仅约10%的受访者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对其业务造成实质直接影响。关税暂缓及豁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冲击,显示维持中美贸易休战的重要性及迅速敲定其他双边贸易协议的必要性。

在营商影响方面,41%的受访者表示因美国加征关税将延迟落实业务计划。其他主要影响包括“物流或海关流程严重受阻,变数太多难以应对”(35%),以及“生意流失,客户转投其他较少受关税影响的市场”(30%)。同时,32%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内销,作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及相关不确定性的常见方式。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关税不确定性推动了大量订单及生产在第二季度加快出货,同时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整体商业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尤其是关税豁免期届满后的贸易政策发展,大湾区企业对下半年持更审慎态度。此外,香港今年第一季的经济稳步扩张,国际贸易及关税政策对香港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预期”指数由第一季度的54.3下跌至第二季度的52.0,为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最低水平,但仍高于50的中性水平。子指数普遍录得跌幅,除“产能利用率”外,八个预期子指数中有七项录得下跌。季内跌幅最大的分别是“融资规模”(-5.1点)、“成品/服务价格”(-4.8点)及“生产/销售”(-2.6点)。

预期子指数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变化
融资规模 54.3 52.0 -5.1
成品/服务价格 54.3 52.0 -4.8
生产/销售 54.3 52.0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