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顯示企業韌性,受美國關稅影響但前景仍正面

根據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公佈的最新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儘管美國“解放日”關稅衝擊,大灣區企業營商表現仍具韌性,主要得益於提前安排的訂單及生產活動。企業對未來展望持審慎態度,整體預期有所放緩,但保持正面。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範婉兒指出,儘管調查未涵蓋近期所有發展,但結果顯示大灣區企業具備應對美國關稅措施的能力。約75%至80%的企業表示受到美國關稅的負面影響,主要與業務計劃延遲和物流受阻有關。

在主題問題方面,僅約10%的受訪者表示美國加徵關稅對其業務造成實質直接影響。關稅暫緩及豁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衝擊,顯示維持中美貿易休戰的重要性及迅速敲定其他雙邊貿易協議的必要性。

在營商影響方面,41%的受訪者表示因美國加徵關稅將延遲落實業務計劃。其他主要影響包括“物流或海關流程嚴重受阻,變數太多難以應對”(35%),以及“生意流失,客戶轉投其他較少受關稅影響的市場”(30%)。同時,32%的受訪者表示會增加內銷,作爲應對美國關稅衝擊及相關不確定性的常見方式。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表示,關稅不確定性推動了大量訂單及生產在第二季度加快出貨,同時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整體商業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尤其是關稅豁免期屆滿後的貿易政策發展,大灣區企業對下半年持更審慎態度。此外,香港今年第一季的經濟穩步擴張,國際貿易及關稅政策對香港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預期”指數由第一季度的54.3下跌至第二季度的52.0,爲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50的中性水平。子指數普遍錄得跌幅,除“產能利用率”外,八个預期子指数中有七项录得下跌。季內跌幅最大的分別是“融資規模”(-5.1點)、“成品/服務價格”(-4.8點)及“生產/銷售”(-2.6點)。

預期子指數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變化
融資規模 54.3 52.0 -5.1
成品/服務價格 54.3 52.0 -4.8
生產/銷售 54.3 52.0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