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分析全球石油库存与油价关系

摩根士丹利近期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石油库存近几个月迅速增加,但由于增量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油价得以维持稳定。分析师Martijn Rats及其团队在7月15日的报告中提到,截至6月底的五个月里,全球库存总量增加了约2.35亿桶,但其中仅有10%的增量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地区,而该地区对价格形成至关重要。

尽管受到美国主导的贸易战以及OPEC+大幅解除供应限制的影响,布伦特原油这一全球基准价格本月迄今仍有所上涨,此前在5月和6月也已上涨。尽管普遍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全球原油供应将过剩,但原油近期的期货价格结构——即近月价格高于远月价格——表明当前市场供应紧张。

分析师们表示:“化解这一明显矛盾的关键在于全球库存增加的地区分布不均。大部分库存增加发生在对价格影响较小的地区,而关键定价中心的库存仍异常紧张——库存增加主要在太平洋地区,但布伦特原油价格却是以大西洋地区的市场为定价基准。”

摩根士丹利警告称,一旦夏季需求高峰结束,供应过剩的局面将再度出现,不过该行仍预计,只有“少量”过剩会体现在OECD的库存中。分析师们表示,预计未来12个月OECD的库存将增加不超过1.65亿桶,使库存水平回到2017年的水平,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每桶65美元左右波动。

摩根士丹利对布伦特原油价格的预测

大摩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在第四季度维持在每桶65美元,2026年四个季度均为每桶60美元。

库存增量分布

在近几个月统计的库存增量中,非OECD国家增加了约1亿桶,其中仅中国就占了4800万桶。此外,所谓的海上浮仓石油量也有所增加,增加了1.06亿桶。

地区 库存增量(亿桶)
全球 2.35
OECD地区 0.235
非OECD国家 1
中国 0.48
海上浮仓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