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强调无大幅加税计划,经济稳健增长

香港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浩濂在回复议员提问时明确表示,香港政府在过去几年并未大幅加税,目前也没有这样的计划。本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的财政整合计划强化版,主要侧重于节流,同时辅以开源。开源的原则是保持香港简单低税制的竞争优势,尽量避免大幅调升税率或引入新税种,增加收入时体现“用者自付”和“能者多付”的原则。

陈浩濂指出,香港经济稳健增长,2024年全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升幅为2.5%,2025年第一季同比上升3.1%,较七大工业国2025年第一季的平均升幅1.5%明显为高。股市方面,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上升20%,股市交投和新股市场活跃,上半年每日平均成交额约为24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8%;上半年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已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公共财政状况

2025至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了强化财政整合计划,以节流为主、开源为辅,逐步把政府帐目回复平衡。根据中期财政预测,香港政府的经营帐目在2025至2026年度大致达致平衡,并从2026至2027年度起恢复盈余;非经营帐目由于提速推展北部都会区及其他与经济民生相关的基本工程,预计在中期预测期内均会出现赤字,但赤字由2026至2027年度开始逐年下降。计入发行债券净所得后,政府综合帐目在2028至2029年度起将恢复盈余。

本财政年度的政府预算综合赤字为670亿港元。由于薪俸税及利得税等主要收入均大多在财政年度的后期收取,在现阶段推测全年财政状况属言之尚早。不过由于上半年股市成交增加,带动印花税收入上升,对政府财政带来帮助。至于政府发债额度方面,香港计划未来五年每年在“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及“基础建设债券计划”下发行合共约1500亿至1950亿港元的政府债券,本财政年度的发债规模预计为1500亿港元,香港现阶段无意改变此目标。

企业支持与竞争力

香港政府一直多管齐下协助企业面对经济转型的挑战,加强企业发展业务的信心。在资金周转方面,香港政府透过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协助它们取得商业贷款。香港政府亦因应市场和科技发展趋势,透过“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及其下的“电商易”、“市场推广及工商机构支援基金”等,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升级转型及开拓内地和海外市场。

最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的竞争力位列全球第三,其中“税务政策”的排名全球第一。与此同时,香港政府继续在不同范畴策略性地利用税务措施,促进产业和多元经济发展,提升香港的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本年度《财政预算案》亦宣布为合资格大宗商品贸易商提供半税优惠,以带动海运服务业发展。香港亦计划今年内就有关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税务优惠制订方案,以推动资产及财富管理业的发展。

银行业稳健发展

香港金管局一直密切监察香港银行业稳健发展,香港本地银行的总资本比率和主要银行的平均流动性覆盖比率在本年三月底分别为24.2%和182.5%,远高于国际标准。整体而言,香港本地地产发展及物业投资相关信贷风险可控。香港银行对本地地产发展及投资贷款的风险敞口,大部分是面向财政状况相对良好的大型本地企业。至于本地中小型地产发展商及投资者的风险敞口,包括一些财政状况较弱或资产负债比率较高的发展商及投资者,银行早年已经采取了信贷风险缓冲措施,有关贷款大部分均有抵押品。此外,银行并没有对单一借贷人过度集中。

银行整体资产质量风险可控,拨备维持充足。截至本年三月底,银行信贷拨备覆盖率(即一般和特殊准备金总和相对呆坏帐余额的比率)约百分之六十,若将抵押品变现价值从呆坏帐余额中扣除,银行信贷拨备覆盖率约百分之一百四十五。香港金管局会继续密切留意环球经济和贸易情况,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和风险变化,并与银行业界保持紧密沟通,致力维持银行体系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