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信贷市场违约风险上升,分析师警告低估风险

在规模达到1.7万亿美元的私募信贷市场中,违约警告开始堆积,引起了部分分析师对华尔街最赚钱业务之一中被低估风险的担忧。

多年来,私募信贷公司的损失一直可控,因为它们在借款人面临困境时比其他许多投资者更有耐心。疫情期间,直接放贷机构通过与私募股权所有者协商,往往给予企业更长的债务偿付宽限期。但本月,多位分析师开始关注潜在压力,包括来自放贷机构自身的压力。

市场违约率 非应计贷款违约率
2%至3% 5.4%

根据摩根大通基于KBRA DLD数据编制的报告,若将所谓“非应计贷款”(即放贷机构预计将计提损失的贷款)纳入统计,市场违约率将升至5.4%,与银团贷款市场水平基本持平。

私募信贷基金募资速度放缓

尽管私募信贷基金已不复昔日吸金盛况,但超过8%的回报率仍在吸引投资。摩根大通数据显示,今年募资速度已放缓,截至7月22日仅募集700亿美元,仅占另类资产流入总量的十分之一,为至少2015年以来最小占比。

摩根大通分析师斯蒂芬·杜拉克在本月报告中指出:“资金大量涌入该资产类别意味着资本承诺到位速度过快,承销标准必然降低;经济下行时损失将被放大。”

违约率可能被低估

通过允许借款人延迟支付现金利息直至债务到期的实物支付安排,私营企业及其放贷机构得以避免支付违约。标普全球分析师扎因·布哈里指出,另一种方式是将契约条款设定在“宽松”水平,使得机构难以针对早期疲软迹象采取行动。

标普表示,若将期限延长、现金利息转为实物支付等所谓选择性违约行为纳入计算,借款人未能履行债务义务的比率将远高于当前水平。

影子违约率 官方违约率
6% 3.4%

估值公司林肯国际在本月报告中指出,违约可能被“大量修订条款活动所掩盖”,因为放贷机构可以通过调整信贷协议来防止违约。该公司计算的市场“影子违约率”在第二季度达到6%,远高于2021年的2%。据报告显示,同期私募信贷官方违约率从2.9%升至3.4%。

不同信用评级机构和咨询公司监测的借款人群体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任何机构都难以洞察整个市场全貌。尽管这种差异造成认知分歧,但多方研究在违约方向上的判断似乎一致:上行趋势。

晨星DBRS分析师迈克尔·迪姆勒表示:“低信用评级类别借款人集中度升高及近期违约率上升,表明持续面临阻力。”

尽管如此,部分市场参与者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利率下降缓解了高负债企业的压力,且贷款组合中的利息覆盖率保持健康水平。合众集团亚欧私募信贷主管克里斯托弗·博恩表示:“当利率上行时,我们的市场研究表明某些行业风险更大,但如今利率正在下行,拥有强劲现金流的稳健企业完全能承受当前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