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价格坚挺,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走势分析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报告,预计在10月丰水期电价优势结束后,企业的减产动作将更为明显,叠加市场对硅料收储政策的预期,多晶硅价格短期内难以出现下行拐点,将继续保持坚挺。硅片方面,尽管市场存在结构性过剩,但上游成本压力和部分尺寸的供需平衡,使得短期内硅片价格得到较好支撑,具备一定的涨价动力。光伏组件方面,在成本、政策和需求的共同支撑下,组件价格走势偏向乐观,预计将保持坚挺并稳中求涨,但下调的可能性极低。9月份的组件排产预期显示,仍有小幅提产趋势,且需求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迹象,这进一步为价格提供了支撑。
多晶硅:供给过剩与政策博弈下的价格逆势上涨
供给与库存:当前多晶硅供给端持续增加,市场处于累库阶段。新增产能主要来自多个新项目的爬坡和投产,尽管个别企业有检修计划,但整体月度产出预计仍将达到13万吨左右,环比8月增加约8000吨。目前,市场供给量在头部企业持续扩产的推动下,呈现增长态势。
需求:本周市场成交依然谨慎,硅料成交量少于上周,下游客户采购意愿不强,观望情绪浓厚。
价格趋势:受国家“反内卷”政策驱动,多晶硅价格并未随供需基本面走低,反而呈现易涨难跌局面。硅料企业普遍采取挺价策略,最高报价已达55元/公斤,尽管实际成交量极少,但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上移。市场已进入政策主导阶段,头部企业一边报涨挺价,一边利用9月丰水期电价优势增产累库。
硅片:183N、210N尺寸价格将上调
供给与库存:当前硅片库存总量虽变化不大,但结构性问题显著。库存主要集中在210RN尺寸,而183N和210N硅片库存则相对健康。尽管183N产出持续减少,但其供需之间仍有一定错配。
需求:市场需求在不同尺寸上表现各异。183N和210N尺寸的需求相对平衡,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而210RN尺寸需求平淡,导致其供需过剩,价格支撑较弱。
价格趋势:在供需结构分化的背景下,硅片价格呈现出分化上涨的趋势。上游硅料价格的上涨为硅片提供了坚实的成本支撑,成为价格上行的主要驱动力。鉴于183N和210N尺寸的供需关系相对健康,具备涨价基础,头部企业预计将上调报价0.05元/片。而对于供需过剩的210R尺寸,价格预计将维持原状。尽管市场存在结构性过剩,但上游成本压力和部分尺寸的供需平衡,使得短期内硅片价格得到较好支撑,具备一定的涨价动力。
电池片:价格或跟随上游硅片,短期易涨难跌
供需格局:当前电池片库存水平相对健康,但供给与需求结构存在明显分化。具体来看,183N和210N尺寸的供需关系较为平衡,其中市场对210N高效电池的需求有向好的趋势,为价格提供了坚实支撑。尽管183N尺寸的产出与需求存在错配,但其价格优势使其仍具市场竞争力。相比之下,210RN尺寸则在需求端处于弱势。
价格趋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电池价格呈现出易涨难跌的态势,并进入了激烈的博弈阶段。上游硅片价格的上涨为电池端提供了涨价基础,推动价格上行。预计183N和210N尺寸的电池价格将跟随硅片价格上涨。
尽管存在涨价基础,但涨价能否成功仍需市场博弈。短期内,电池价格将保持稳定,但跟随硅片涨价的趋势明显。
光伏组件:价格走势偏向乐观,预计将保持坚挺并稳中求涨
上游价格的持续攀升正不断推高下游组件的生产成本,但终端需求目前依然没有明显起色。尽管组件厂商一致将报价上调至0.7元以上,且在投标中体现了这一价格,但头部企业的实际现货成交价仍在0.68元/瓦左右徘徊。这表明组件环节正面临一个严峻的困境:成本被上游推高,但由于需求端乏力,涨价难以有效传导。
短期来看,在成本、政策和需求的共同支撑下,组件价格走势偏向乐观,预计将保持坚挺并稳中求涨,但下调的可能性极低。9月份的组件排产预期显示,仍有小幅提产趋势,且需求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迹象,这进一步为价格提供了支撑。
项目 | 9月预期产量 | 环比8月变化 |
---|---|---|
多晶硅 | 13万吨 | 增加约8000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