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国庆自驾游热潮展现多维社会价值

根据崔东树的观点,电动车在国庆自驾游中的表现突出,不仅激发了消费活力,还拓展了生活边界,优化了电力资源配置,并赋能了AI技术革命。电动车作为“技术-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催化剂,正在重塑出行方式,并成为推动绿色低碳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和政策的配套完善,电动车将进一步释放其潜在价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铁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同比增长4.5%、5.6%和4.1%。公路人员流动量为2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2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6.8%。

公路出行仍占主导地位,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10月1日至10月3日,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4380.9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1.33%,日均充电量是平日的2.54倍。

新能源车驾驶乐趣推动自驾游热

电动车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其颠覆性的驾驶体验,这种乐趣成为吸引消费者选择自驾游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带来的驾驶质感升级、智能化交互增强出行愉悦感以及经济性进一步释放旅游需求,共同推动了自驾游的增速高于铁路、民航出行,成为绝对主流的出游方式。

电动车的新场景生态推动自驾露营

电动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进化为户外生活的“能量中心”,重构了自驾郊游和露营的生态模式。超长续航与外放电破解露营痛点,智能化空间提升露营体验,使得电动车成为连接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的纽带。

电动车充电需求消化国庆的电力浪费

国庆期间新能源发电量刚性供给与工商业用电负荷下降的矛盾,导致弃风弃电现象时有发生。电动车的用电需求和储能功能,通过灵活充放电特性有效化解了这一矛盾。深谷电价引导错峰充电,车网互动(V2G)潜力初显,为未来“移动储能单元”的角色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近4000万台,如果能实现车网互动,将为电网带来巨大的电力消纳,实现有效的电力削峰填谷。

智能电动车为AI革命带来巨大支撑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本质上是算力驱动的,而算力的基础是电力。中国目前具有强大的电力基础体系,未来AI革命和能源革命的需求会得到有效的支撑。电动车的储能平衡效果将逐步体现,实现AI的更好的电力保障。

交通方式 客运量(万人次) 同比增长(%)
铁路 1833.4 4.5
水路 190.77 5.6
民航 231.94 4.1
公路 27873 6.2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 24350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