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全球货币体系核心地位回归

黄金价格在长达三年的牛市行情中突破了每盎司4000美元的重要关口,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令市场观察者意外,也使得传统的黄金预测模型失效。本文将通过五张图表,详细解读黄金如何从“野蛮遗迹”转变为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资产。

疫情与地缘政治:黄金价格的转折点

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黄金并未受到投资者和央行的青睐。然而,疫情引发的市场恐慌成为转折点,黄金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俄乌冲突的爆发为黄金涨势注入新动能,2024年黄金价格在央行和中国投资者的推动下劲升27%。到了次年3月,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消息助力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大关。

在本轮迅猛涨势的最新阶段,美国政府停摆和美元走弱成为黄金市场热度飙升的双重支撑。

突破通胀调整后的历史峰值

上个月,黄金价格超越了45年前创下的通胀调整后历史峰值。1980年1月,黄金曾达到每盎司850美元的高点,当时美国正面临货币贬值、通胀飙升和经济衰退。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因德黑兰人质危机宣布冻结伊朗资产,导致部分外国央行对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预期上升,推动黄金价格在短短两个月内翻倍。当前市场环境与当年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

超越美债地位

在整个涨势期间,央行始终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其购金规模之巨迫使市场构建新模型以追踪需求。央行增持黄金的核心动因在于推动资产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保护本国资产免受敌对国家影响。

尽管黄金或许永远无法恢复昔日全球货币体系基石的地位,但其当前价值几乎可以肯定已远超非美央行外汇储备中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今年早些时候,黄金已超越欧元,成为各大央行外汇储备中的第二大资产。美国持有的黄金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是其政府资产负债表上所记录金额的90多倍。

中国需求暂歇

与2024年情况类似,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市场的买盘仍是黄金涨势的关键支撑。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扰乱全球市场,引发中国对避险资产的新一轮需求。这种强劲买盘从“上海溢价”中可见一斑。然而,近几个月来,即便黄金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市场金价却跌破了国际基准价,表明西方投资者已成为推动黄金本轮冲高的核心力量。

黄金ETF持仓激增

对于西方黄金投资者而言,黄金ETF是实现黄金配置的主流渠道之一。疫情期间,部分规模最大的黄金ETF持仓量曾飙升至历史峰值,但随后因投资者获利了结,持仓量进入长期下滑通道。2024年年中,这种资金外流趋势终于逆转,自那以来,流入这些基金的黄金已超过1600万盎司。当前ETF持仓量较疫情期间高点仍相去甚远,对于黄金多头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信号。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Ole Hansen表示:“黄金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并非单纯由利率预期或美元走弱推动,更深层次反映了投资者心态与全球资本流动的结构性转变。制裁措施、资产扣押事件,以及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正促使机构投资者与主权基金将目光转向金融体系之外的实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