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考虑改革压力测试机制 提高透明度

美联储正在考虑一项新计划,旨在全面改革其核心审查机制,允许华尔街银行提前了解即将到来的压力测试标准。该计划旨在改进部分模型设计,包括信贷损失、操作风险及证券领域,并提前征求银行业对下一轮压力测试拟采用的“严重不利情景”的意见。

2026年压力测试的标准已公布,其中最严峻的情景要求银行在全球经济衰退、股票与房地产价值暴跌、美国失业率达两位数的背景下评估自身应对能力。

美联储首席银行监管官米歇尔·鲍曼表示,希望在公开意见征询期结束后、2026年测试前落实这些调整。美联储已在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上投票,正式提议推进该计划。

鲍曼强调,目前压力测试模型、情景设计框架及具体情景未完全披露,也未公开征求意见,这种透明度缺失会导致银行在资本规划中面临不确定性,可能使资本要求与实际风险不匹配,同时限制公众对压力测试流程的理解与监督。

美联储的计划要求,在银行接受测试前,该机构需每年披露当年度压力测试的所有关键细节,包括模型与情景设定。今年4月,美联储曾提出另一项提案,计划将测试结果按两年平均计算,并给予银行更多时间适应新资本要求。此次调整也符合美国大型银行的普遍预期。

改革还将把压力测试所用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日期从12月31日改为9月30日。美联储表示,这些针对压力测试模型与情景的调整,预计不会对参与机构的资本要求产生实质性影响。

严重不利情景

按照新方案,美联储明确了2026年压力测试拟采用的最严峻情景,包括全球经济严重衰退、高风险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无风险利率下降、金融市场波动性飙升,其中前三个季度股票价格将下跌54%。企业债券利差将扩大至5.7个百分点,美国失业率将攀升至约10%,房地产价格将暴跌,同时亚洲经济将出现急剧放缓。

与以往一致,该情景仅用于测试目的,不代表经济预测。

“开卷考试”争议

银行压力测试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旨在增强银行抵御未来经济冲击的能力,核心是评估银行在假设性衰退中的应对能力。长期以来,银行一直推动修改这类与资本要求挂钩的监管规则,认为现行规则负担过重,阻碍其正常运营。

今年早些时候,22家美国大型银行均顺利通过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为银行提高股票回购与股息发放规模奠定了基础。

美联储理事迈克尔·巴尔曾担任该机构首席银行监管官。他在预备发言中表示反对这些调整,认为提前披露会削弱测试效力与可信度。巴尔称,新形式“可能让压力测试沦为僵化流程,给人一种金融体系韧性十足的虚假安全感”,“这会导致测试预测过于乐观,一方面是因为模型选择不够保守,另一方面是银行可能存在‘钻空子’的空间”。

美联储去年12月曾表示将调整压力测试流程,但同月,代表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等机构的行业组织便就此起诉美联储。这些组织主张,测试标准制定过程不透明,导致“银行资本要求与限制反复无常且缺乏解释”。而在周五,银行政策研究所与金融服务论坛分别发表声明,对美联储的举措表示赞赏。

前美联储银行政策律师、现任密歇根大学商法教授的杰里米·克雷斯批评美联储,称该计划是对银行诉讼的妥协。克雷斯表示:“从法律层面而言,完全没有要求将压力测试变成‘开卷考试’,让银行参与‘出题’。这是一项政策选择,而且是个糟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