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意志银行的最新研究中,经济学家Peter Hooper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案来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使美元贬值40%。
该报告强调,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是美国外贸逆差的主要驱动力,而逆转过去15年美元实际升值40%的趋势,可能足以使贸易逆差达到平衡。
然而,美元的大幅贬值可能会对全球市场造成剧烈冲击,对新兴市场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造成严重打击,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Hooper认为,尽管现有的关税政策有助于减少逆差,但它们会带来价格上涨和增长放缓的代价。因此,美国政府未来可能会改变政策方向,放弃以关税为重点的贸易政策。
德银的报告确定了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当前水平的关键因素。报告指出,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是外贸逆差最持续的驱动因素,这主要是由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以及海外私人和政府储蓄的变化所推动。
报告特别指出,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逆差已经扩大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特朗普上台后,推出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关税政策,以解决这一问题。
德银的关键发现是,过去15年美元实际汇率相对于一篮子货币平均升值约40%,如果能够逆转这一升值幅度,可能足以使美国贸易逆差达到零平衡或更好的水平。
报告中的图表显示,美元贬值20-30%最终可能足以将逆差缩小约3%的GDP。这意味着,如果美元能够显著逆转自2010年以来约40%的实际升值幅度,就可能使当前逆差回到零平衡状态。
报告警告说,美元40%的大幅贬值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由于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增长都是出口驱动型的,美元40%的下跌将转化为其他货币40%的升值,这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萧条。
德银认为,虽然存在更有效且痛苦较少的替代路径来处理贸易逆差,但这种首选路径目前在政治上可能不可行。不过,报告预期随着当前以关税为重点政策的负面经济影响在未来几个月变得更加明显,民众压力将推动政策转向。
然而,德银认为,目前的关税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贸易逆差。这是因为两个原因:
外国对美国激进关税政策的报复可能比过去更加犹豫和温和
特朗普关税导致了美元贬值,而非通常伴随关税而来的升值
然而,报告强调,关税政策在增加价格和减少产出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些负面影响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显现,并可能持续数年。
报告指出,虽然削减赤字没有一条无痛之路,但美元贬值可能是更有效、痛苦更少的路径。这条优先路径目前在政治上可能不可行。但随着当前以关税为重点的政策的负面经济影响在未来几个月愈发明显,民众要求扭转这一政策的压力正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