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週一,根據媒體報道,一位韓國的高級貿易官員透露,韓國計劃請求美國延長其90天的關稅暫停期限。由於韓美之間的貿易協商可能無法在下週截止日期前達成一致,韓國希望能夠獲得額外的時間。

根據新華社之前的報道,韓國總統李在明在6月6日至7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通話,討論了韓美關係和經貿磋商等議題。

媒體報道指出,韓國新政府在上週與美國進行了首次的高級別貿易對話。自兩國在4月底同意制定貿易方案,以期在美國90天關稅暫停期結束前降低關稅以來,雙方已經進行了三輪技術層面的工作討論。

該官員在一次簡報會上表示:

“看起來一些國家將在7月8日之前達成協議,一些國家可能會獲得延期以便繼續談判,而其他國家則將決定是否在關稅生效的情況下繼續談判。”

該官員預計美國將在當天就是否進一步延長做出決定,並補充說:

“我們將在7月8日之前盡最大努力爭取延長談判期限。”

這位官員透露,在上週的會談中,美國主要關注了與韓國非關稅壁壘相關的問題。由於韓美兩國已經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幾乎不徵收關稅。

此外,該官員還表示,匯率和國防費用等其他問題正在通過其他渠道進行討論。目前大約有28500名美軍駐紮在韓國。特朗普此前曾多次對成本分攤安排表示不滿。

有媒體引用了一位參與談判的韓國政府高層人士的話:

“(美方要求)每一步都必須由新一屆總統辦公室及核心決策層批准後才能推進。”

一些人士推測,李在明可能會以“因大選導致的領導層更迭”爲由,先與美方達成協議,爭取延後對美談判的時限。

除了美國關稅的壓力,韓國經濟也面臨着內部的諸多挑戰。據央視新聞報道,6月4日,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執政的第一天,韓國經濟就交出了一份“負增長”的“成績單”。受建築投資等內需持續低迷、出口乏力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韓國實際GDP環比下降了0.2%,國民收入增長也陷入了停滯。李在明隨即宣佈啓動“緊急經濟檢查工作組”,依靠國家財政實現經濟良性循環,但這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財政可持續性及政策連續性的廣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