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產業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然而其盈利能力相對較弱,有望成爲此次“反內卷”行動的重點領域。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鋼鐵行業穩定增長的工作方案,再次強調了“持續執行產量減少政策”。我們預測,9月份鋼鐵行業的減產措施可能會加速並加強實施,隨着減產政策的深入執行,行業將進入以利潤爲導向的業績週期。

自7月以來,對“內卷式”競爭的綜合整治持續推進。8月29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李超再次強調了“加速解決部分領域的內卷、無序競爭和市場失序等問題”。我們認爲,短期內,“反內卷”的焦點將集中在全球競爭力強但盈利能力弱的行業,以促進這些行業實現競爭力提升-盈利增加-研發投入-競爭力提升的正向循環,爲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內在動力。

我們估算,中國鋼鐵行業的產量佔全球的比重超過一半,但2024年上市鋼鐵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爲-0.26%,因此成爲此次“反內卷”行動的重點領域。7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鋼鐵、有色、石化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定增長的工作方案即將發佈。根據鋼之家網站的報道,《鋼鐵行业稳定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已近期發佈,針對“行業供給總量較大,有效需求不足”的核心問題,提出了“嚴禁新增產能和實施產量減少控總量”的要求。我們認爲,《方案》的发布有望以鋼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建立整治典範,加速形成治理成果。

《方案》提出,“繼續執行產量減少政策,按照支持先進企業發展、迫使落後低效產能退出的原則執行年度產量調控任務,促進供需動態平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7月中國粗鋼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2000萬噸。考慮到當前是生產旺季,我們預計9月的減產措施將加速並加強實施。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們假設要完成全年5000萬噸的减产目标,則預計從今年8月份起粗鋼產量需要每月保持8.5%的同比下降幅度。從2015-2016年以及2021年的經驗來看,減產均改善了行業的盈利和價格水平。2021年10月,鋼鐵行業PPI同比增速一度達到39.9%的高點,行業全年利潤總額增長了75.5%。

自2021年以來,隨着房地產市場的疲軟,鋼鐵需求受到較大影響,開始出現持續的需求下降壓力。當需求不再增長時,內部結構性問題往往會持續積累,2022-2024年,中國鋼鐵行業從產能產量來看,未能實現有效的減少,導致供需持續失衡。2025年作爲“反內卷”的關鍵年份,也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過去幾年積累的供需失衡問題有望在2025年得到階段性解決,預計通過階段性政策對鋼鐵行業產能產量進行清理將成爲常規性政策手段。

根據對過去10年的回顧,鋼鐵股在每一輪新的利潤上升週期中,往往會同步出現資產上升週期。通常分爲三個階段:1)超低估值的恢復週期;2)以利潤爲核心的業績週期;3)利潤完全釋放後的築頂階段。經歷了今年以來的上漲,鋼鐵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經有了較爲明顯的修復,我們預計隨着減產政策的深入執行,行业将进入以利潤爲核心的業績週期。

本文作者:中信證券楊帆、於翔、唐川林,來源:中信證券研究,原文標題:《政策組合拳|“反內卷”邁出實質一步,鋼鐵限產有望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