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TIC報告:3月外國購買美債創新高,日本成最大海外持有國
美東時間5月16日週五,美國財政部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3月外國購買美債連續第二個月顯著增長,創下新高。3月海外債主們的美債總持倉合計增加了2331億美元,達到9.05万億美元。這一增長髮生在美債市場近期動盪的前夕。
最新的TIC數據反映了特朗普宣佈大規模加徵關稅前夕,外國投資者對美債的需求情況。自特朗普發起大規模加徵關稅以來,美債的海外需求一直是債市的關注焦點。
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措施後,一度引發美債、美元及美股的股債匯三殺拋售潮,29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遭遇了自2001年以來最嚴重的拋售。彭博美元現貨指數3月下跌1.8%,隨後在4月進一步下跌近4%。3月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波動不大,但4月期間從3.86%大幅上升至4.59%。
未來幾個月的TIC數據將被密切關注。雖然4月的美債持倉數據要等到6月纔會公佈,但部分市場參與者對此說法持懷疑態度。從長期趨勢看,外國投資者在美國國債市場中的佔比已經從2008年超過一半的峯值下降,彭博彙編數據顯示,近年來該佔比約爲30%。
主要國家美債持倉情況
日本3月所持美國國債增加49億美元,爲連續第三個月增加,至1.1308万億美元。自2019年6月持倉超越中國大陸以來,日本一直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
中國大陸3月所持美債下降189億美元,至7654億美元。從2022年4月起,中國大陸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億美元。3月,中國減持了276億美元的长期美债。截至今年2月,中國大陸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美债持有国家地区。3月持倉的下降,令中國大陸成为美债的第三大债主,英國爲第二大。英國3月所持美債增加290億美元,至7793億美元。这也是英國的美国国债持仓二十多年来首次高于中国。
分析普遍認爲,鑑於中美關係變化和外儲資產配置多元化的趨勢,中國的美國國債持倉仍可能穩步下降。未來中國持倉的波動很大程度上仍受中美關係影響。近年來,中國大陸減持美債更多來自外儲資產多元化配置的需要,提升黃金配置佔比就是促進多元化配置的一種體現。截至去年4月,中國央行曾創紀錄地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此後一度暫時收手,不過近來又恢復購入黃金的操作。本月稍早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末黃金儲備報7377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這是自2024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连续第六個月增持黃金储备。
其他國家美債持倉情況
開曼羣島(被認爲是對沖基金等槓桿投資者的熱門註冊地)3月美債持有量增加了375億美元,達到4553億美元。市場人士表示,今年4月時美國國債市場的波動部分源於對沖基金解除所謂的“基差交易”策略。
3月加拿大的美國國債持有量增加了201億美元,達到4262億美元。
TIC報告其他數據
外資淨流入總額 | 2543億美元 |
---|---|
私人外資淨流入 | 2592億美元 |
官方外資淨流出 | 49億美元 |
外國居民增持美國長期證券 | 1832億美元 |
外國私人投資者淨買入 | 1460億美元 |
外國官方機構淨買入 | 373億美元 |
美國居民增持長期外國證券 | 215億美元 |
外國對長期證券的淨買入總額 | 1618億美元 |
外國居民增持短期證券美國國庫券 | 983億美元 |
外國居民持有的所有以美元計價的短期美國證券和其他託管負債 | 增加了986億美元 |
銀行自身對外國居民的以美元計價的淨負債 | 減少了61億美元 |
美國財政部今年4月的TIC數據,定於2025年6月18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