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崛起與美元金融霸權的衝突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劉煜輝在演講中提出,中國製造業的統治力不斷增強,與美元金融霸權的原地踏步形成鮮明對比,成爲當前衝突的根源。他認爲,美國若想緩解通脹壓力,必須轉向合作,承認中國的崛起,並接受新的全球秩序和平衡。對中國而言,劉煜輝建議展現“蛇的定力”,立足做好自己,更開放、更平衡和更市場化。
劉煜輝指出,中美之間的關稅戰只是表象,背後是兩國爲未來世界新秩序的激烈博弈。中國已構建以自己爲樞紐的全球化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而美國則以美元信用本位爲基礎分配全球金融財富。經過20年演變,這兩個結構逐漸形成嚴重失配狀態。
年份 | 中國製造業總產值佔全球比例 |
---|---|
去年年底 | 35% |
預計2030年 | 45% |
劉煜輝強調,從長期歷史視角看,這一輪對決的贏家將獲得豐厚的“資產久期”獎勵,代表全球金融力量權重上升。他提醒,要做好長期激烈博弈和碰撞的心理預期,每一次激烈博弈都是中國資產倒車接人的重要機會。
美國國家負債經營模式
美國已進入國家負債經營模式,經常賬戶出現巨大逆差,無法收斂,不斷累加。逆差背後需要外國資本流入平衡,即美元迴流。美國利率高企,美元迴流成本增加,可能觸發財政脆弱性暴露,導致美元及美股等資產進入高波動狀態。
中國的戰略方略
劉煜輝提出中國應展現“蛇的定力”,立足做好自己,具體方略有三:一是更加開放,拆除關稅“長城”,實現零關稅;二是更加平衡,推動經濟再平衡,資源向民生部門、年輕人和家庭部門傾斜;三是更加市場化,消除歧視,建立統一大市場。
他強調,要建立三個認知:客觀看待關稅衝擊,樹立動態博弈思維,以及現代經濟的本質是預期。預期穩定,價格便不會下跌。
劉煜輝認爲,這是一場歷史性的戰略競爭,雙方爲全球未來新秩序、新均衡展開激烈戰略博弈。黃金是最適合定投的資產,長期上漲空間廣闊。同時,要珍惜中國核心資產“倒車接人”的機會,如中證A500指數,代表中國當下核心資產,配置賠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