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逢低買入成主旋律,科技股期權市場分歧加劇

週一美股市場逢低買入成爲主旋律,但期權市場釋放出一個關鍵信號:對於未來幾個月的科技巨頭走勢,交易員們仍存在嚴重分歧。過去兩年引領美股上漲的超級科技股,如今正面臨多空陣營的激烈對峙——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持倉量幾乎旗鼓相當。這與期權交易員對整體市場的樂觀態度形成鮮明對比,隨着關稅緊張局勢緩解,他們對大盤普遍持看漲立場。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衍生品策略聯席主管Christopher Jacobson表示:“投資者仍對下行風險心有餘悸,因此看跌期權需求旺盛。與此同時,部分投資者在關稅風波後可能低配科技股,現在正通過看漲期權來捕捉潛在的反彈機會。”

這種關係凸顯出投資者對科技股的看法變得多麼兩極化,在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中,科技股一直受到波動的衝擊。一方面,這些企業坐擁堪稱“防彈”的財務實力,能夠抵禦供應鏈衝擊;但另一方面,其估值水平仍處高位,盈利增長預期放緩,對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投資回報也備受質疑。

以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Invesco’s QQQ Trust Series 1 ETF爲例,其三個月看漲期權需求指標已升至過去一年67%分位,達到今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而看跌期權成本指標則處於87%分位。兩者差距在幾周前還極度傾向看空,現已迴歸至過去一年的中值附近。

嘉信理財首席交易和衍生品策略師Joe Mazzola表示,交易員正在佈局這些頭寸,因爲“他們預期市場將出現持續性大幅波動”。

關鍵懸念待解

雖然納斯達克100指數已收復4月初因關稅憂慮陷入熊市時的大部分失地,但科技板塊前景仍迷霧重重。蘋果(AAPL.US)、谷歌(GOOGL.US)、亞馬遜(AMZN.US)和特斯拉(TSLA.US)等巨頭年內股價仍處下跌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財報季已公佈業績的科技巨頭多數展現出強勁的盈利韌性,成功應對了特朗普反覆無常的貿易政策。作爲“七巨頭”最後公佈財報的企業,英偉達(NVDA.US)將於美東時間5月28日揭曉成績單。

可以肯定的是,部分機構投資者對特定科技巨頭的短期走勢仍持樂觀態度。野村控股全球股票衍生品董事總經理Alex Kosgolyadov表示,交易員已大量買入亞馬遜和微軟(MSFT.US)6-8月到期的看漲期權。

這種情緒與市場短期展望相符。但從長遠來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衍生品市場情報主管Mandy Xu在報告中指出,針對標普500指數六個月期期權的看漲押注“仍然相當冷淡”。

ETF 看漲期權需求指標 看跌期權成本指標
Invesco’s QQQ Trust Series 1 67%分位 87%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