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首席策略師警告:美國股市可能低估了關稅衝擊,建議跨市場配置
根據FOREXBNB的報道,儘管投資者對美國股市的定價似乎已經淡化了關稅引發經濟衰退的風險,高盛集團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彼得·奧本海默對此持謹慎態度。他指出,即使華盛頓與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關稅衝擊仍可能對股價造成實質性損害。儘管美國或可避免經濟衰退,但當前股市估值已處於高位,因此持續分散投資至其他市場仍是明智選擇。
奧本海默的判斷源於其去年做出的前瞻性決策。當時他警示美國股市存在過度高估風險,並開始倡導轉向長期滯後的國際市場。這一觀點在人工智能熱潮席捲、標普500指數屢創新高、降息預期升溫及特朗普第二任期被視爲經濟繁榮催化劑的背景下顯得尤爲突出。
事實印證了這一策略的有效性。即使美國股市從4月拋售低谷反彈,多元化配置仍顯現優勢:MSCI不含美國的全球指數今年累計上漲17%,顯著超越標普500指數8.6%的漲幅。
奧本海默分析稱,本輪市場波動呈現“暴跌後強勢反彈”特徵,年初約20%的回調與後續反彈,本質上屬於事件驅動型熊市。儘管目前經濟衰退預期減弱,但高盛經濟學家認爲,市場尚未充分定價潛在風險,包括可能升級的關稅政策及其對經濟的實質性影響。當前通脹放緩引發的降息預期,以及關稅談判截止日期的靈活性(作爲協商工具而非剛性時限),可能掩蓋了長期風險。
談及去年3月首次警示美國股市估值過高的依據,奧本海默指出,2010至2022年期間美國股市相對於其他市場的非典型超常表現已持續十餘年。到2024年中期,儘管美國企業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率仍具優勢,但其相對競爭力衰退速度超出估值反映的水平,這成爲推動地域多元化決策的關鍵。
同時,烏克蘭危機加劇的歐洲負面情緒、能源價格波動及歐洲對華貿易依賴挑戰,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美國市場過度集中的共識。
即便特朗普勝選後美國股市繼續上行,奧本海默仍堅持原有判斷。他強調,高盛的策略框架始終以結構性變化和週期演進爲核心分析維度,通過構建規則化模型作爲決策“護欄”,避免被短期市場情緒過度影響。“市場圍繞情緒的波動快速而微小,我們在這方面並無優勢,”他解釋道,“真正影響深遠的是具有長期持續性的結構性因素。”
指數名稱 | 今年累計漲幅 |
---|---|
MSCI不含美國的全球指數 | 17% |
標普500指數 | 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