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重申對新興市場股票的看漲立場,中國股市成爲焦點
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大通在新興市場今年迄今強勁表現、有利的宏觀順風驅動力以及中國A股市場漲勢如虹的大背景下,重申了對新興市場(EM)股票的堅定看漲立場。
今年以來,隨着特朗普面向全球的關稅政策以及移民限制舉措、出臺大舉推動預算赤字激增的“大而美”法案,導致“美國例外論”逐漸崩塌,令一些国际投资者乃至华尔街部分资管机构自今年以來持续抛售美国资产,進而轉向歐洲以及新興市場。
例如,歐洲資管巨頭Amundi SA從長期以來的“聚焦美國資產配置”全面轉向押注歐洲以及新興市場增值趨勢,並準備應對美國白宮稅收政策以及面向全球的貿易政策可能引發的美國股債匯市場新一輪劇烈波動。
全球資管巨頭DoubleLine Capital首席執行官傑弗裏·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近日表示,隨着特朗普一系列激進政策導致“美國例外論”逐漸崩塌,美元踏入長期貶值曲線幾乎成定局,預計以新興市場爲代表的國際股票將繼續跑贏美國股市。
指數 | 漲幅 | 對比發達市場 |
---|---|---|
MSCI新興市場股指 | 17.8% | 跑贏660個基點 |
“截至去年爲止,投資者們對於新興市場持倉仍然非常輕,且大多數人曾經將新興市場權重最大的中國股市視爲明顯的結構性減配。雖然這種狀況仍未發生重大改變,但是多數投資者對於中國股市的立場出現轉變,尤其是聚焦A股與港股的被動型ETF重拾規模增長路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對華貿易談判中已從對抗邊緣後退,這是一重大利好。”摩根大通的股票市場策略師米斯拉夫·馬泰伊卡(Mislav Matejka)表示。
馬泰伊卡認爲,美元將長期疲軟的預期以及美聯儲今年可能降息2次的預期都將有助於提升新興市場股票價格的增長表現。
儘管新興市場仍面臨產能過剩、房價疲弱以及通縮壓力等結構性挑戰,但亦出現了一些積極增長信號。“負面因素已被充分認識且定價,而政策重點及行動軌跡正在改變——新興市場不再是不斷加碼監管,而是轉向支持私營經濟。因此,上個季度我們在上調新興市場股票評級時就認爲,中國市場未來一段時間的表現將大幅改善。”策略師馬泰伊卡表示。
摩根大通看好的新興市場
在具體的新興市場方面,中國股票市場仍將是配置焦點,而在其他新興市場中,摩根大通看好印度、韓國和巴西。
該機構還重申對新興市場礦業板塊的“雙重上調”。過去一個月新興市場的礦業股表現最佳,而且中國國內經濟活動持續改善可能成爲該板塊的下一個重大催化劑。
華爾街對中國股市的樂觀態度
華爾街近期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立場可謂普遍轉向樂觀看漲,高盛集團的策略師團隊表示,重申該機構對中國股票市場的“超配”立場,並將涵蓋貴州茅臺、騰訊以及阿里巴巴等中國核心資產的MSCI中國股票指數的12個月目標位從85點進一步上調至90點,預示着超過10%的潛在投資回報。
高盛策略師Kinger Lau等人在週一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參考近幾個月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其他國家的交易模式,“一項潛在的中美貿易協議,可能會成爲清除中國股市障礙的市場催化事件”。策略師還指出,其他利好因素包括:人民幣匯率趨強以及市場流動性狀況的改善等等。
全球最大規模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前景預期已經變得更加樂觀。橋水在岸中國子公司在第二季度致投資者的一份信中表示,截至6月30日,其對中國股票市場的觀點相較於“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戰略配置爲“適度增加”,核心理由是政策支持、AI投資熱潮席捲中國市場以及中國股市估值仍然相對較低。
根據美國資管巨頭景順(Invesco Ltd.)最新發布的《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全球主權資產管理機構對於中國資產的配置興趣大舉回升,絕大多數基金預計將加大投入,藉助中國科技驅動的資產漲勢來抓住歷史級的技術變革機遇,並且傾向以削減美國長期國債持有規模來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