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王興興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發表演講,展望智能機器人產業未來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產業發展論壇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發表了關於智能機器人範式革命的演講。他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機器人產業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整機廠商和零部件企業的平均增速達到了50%-100%。這一增長背後是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

王興興強調,中國製造業的全產業鏈優勢正在轉化爲機器人產業的競爭力,全球實際落地的機器人中,絕大部分產自中國。這種製造能力的積累,不僅縮短了行業從實驗室到量產的週期,甚至實現了“日更”級別的技術迭代,還支撐了企業的全球化佈局。宇樹科技自2018年起深耕出海業務,每年出海業績佔比達50%,直接響應全球市場需求。

面對行業關注度的持續走高,王興興認爲企業既面臨資源豐富的機遇,也需應對更激烈的競爭。他強調,企業最本質的還是要把產品做好,包括更好的價格、更完善的功能、更好的售後體驗。他的經驗心得是“要看到未來”,需在AI、技術、硬件、生產製造及全球佈局等領域提前預判,爲未來幾年的發展做好鋪墊。

技術突破的三大方向

王興興提出未來2-5年的三大核心攻關方向,這三大方向的突破是推動機器人從“可用”到“好用”的關鍵。

方向 內容
大模型 統一端到端智能機器人大模型,解決現有機器人系統功能碎片化問題,預計2026年實現初步突破。
硬件 低成本長壽命硬件體系,通過材料創新和模塊化設計降低成本,提升部件壽命至3萬小時以上。
算力 大規模算力基礎設施,通過聯邦學習技術實現多機器人數據共享,預計2027年將單臺機器人訓練成本降低至萬元級。

王興興還預測,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即將到來,這一臨界點若技術突破順利,1-2年內便會到來;即便保守估計,也不會超過3-5年。這一判斷基於市場需求、技術成熟度曲線和生態體系三大趨勢的共振。

產業變局的關鍵節點

從需求側看,市場對通用型機器人的渴望已十分明顯。宇樹科技在尚未推出人形機器人產品時,就已收到來自製造業、服務業的大量訂單,部分客戶甚至支付定金鎖定產能,這種“未產先銷”的現象印證了需求的旺盛。

從技術成熟度曲線看,當前人形機器人正處於S曲線的陡峭上升階段。2024年行業出貨量突破5萬臺,王興興預計2025年將實現翻倍增長,未來幾年“每年全行業人形機器人出貨量翻番都是有保證的”,若有更大技術突破,“未來2-3年突然一年出货几十萬臺甚至上百萬臺也有可能”。

從生態體系看,高出貨量是生態建立的前提。宇樹正構建涵蓋開發者平臺、行業解決方案、運維服務的完整生態,其開源社區已吸引超過10萬開發者,累計貢獻算法模型超2000個,開放式創新正加速技術迭代。

產業協同的中國方案

面對全球競爭,王興興提出“全球共創+中國落地”的發展策略。他強調,AI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是全球性的,但中國在製造端的優勢無可替代。宇樹科技已與英偉達、微軟等國際巨頭建立聯合實驗室,同時在長三角、珠三角佈局智能製造基地,形成“技術研發-量產製造-場景落地”的完整閉環。

王興興將上市視爲企業邁向更成熟管理、運營的階段性標誌。他展望,隨着具身智能技術的成熟,機器人將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實現“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的大會主題。而這一技術願景,正在宇樹科技等中國企業的推動下加速變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