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研究顯示大型科技股持倉不足現象顯著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究,谷歌(GOOGL.US)、亞馬遜(AMZN.US)、蘋果(AAPL.US)、Meta(META.US)、微軟(MSFT.US)、英偉達(NVDA.US)等大型科技股正面臨主動管理型基金16年來最顯著的持倉不足現象。投資組合與標普500指數權重的差距在第二季度進一步擴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埃裏克·伍德林認爲,這一現象可能爲科技股帶來利好。他指出,投資者和主動管理基金對整體科技巨頭的持倉偏低,甚至對錶現突出的英偉達也未充分配置。

伍德林分析稱,科技巨頭在主要指數中佔據極高權重,若基金同時持有多隻相關股票,容易引發集中風險,這成爲機構低配的重要原因。以蘋果爲例,其持倉不足主要源於營收增長疲軟及地緣政治、監管壓力等多重阻力。

蘋果前景樂觀

儘管如此,伍德林對蘋果前景持樂觀態度,提出三大支撐因素:其一,蘋果成功規避了第32條款關稅可能帶來的每股收益最高10%的衝擊;其二,產品與服務盈利表現超市場預期;其三,人工智能戰略顯現新動向,包括資本支出增加及第二代AI技術的潛在佈局。

科技巨頭間表現分化

研究還揭示了科技巨頭間的表現分化:微軟、Meta和英偉達股價表現跑贏標普500指數,而谷歌、蘋果和亞馬遜則相對落後。伍德林特別提到,Meta過去四年大部分時間處於超配狀態,因其業績穩健,当前持仓已低于指數权重。

大型科技股持倉與標普500指數權重差距 第一季度末 第二季度
差距(基點) 115 140

數據顯示,截至第二季度,大型科技股整體持倉較標普權重低約140個基點,較第一季度末的115個基點差距进一步扩大。伍德林總結稱:“當前持倉水平已低於三個月前”,這暗示未來機構資金仍有增持空間,或爲科技股後續上漲提供潛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