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了《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推動衛星通信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該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30年的發展目標,包括衛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的完善、產業發展環境的優化、經營主體創新活力的激發、基礎設施和產業供給的提升、技術標準和國際合作的加強,以及手機直連衛星等新模式新業態的規模應用,預計發展衛星通信用戶超千萬,以服務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了19條具體措施,包括有序擴大市場開放、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培育壯大產業生態、優化電信資源供給、加強衛星通信監管和提升協同推進合力。

主要措施和目標

《指導意見》強調了以下幾個關鍵點:

  • 支持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加快發展,實現全球寬帶網絡覆蓋,提供高速衛星互聯網服務。
  • 推動手機等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業務的推廣應用,拓展高速數據服務。
  • 探索新型衛星通信業務,擴大向民營企業開放,鼓勵利用高低軌在軌衛星資源。
  • 促進應急通信應用,深化衛星通信在自然災害應急處置等領域的應用。
  • 推進數字惠民服務,爲偏遠地區提供多樣化網絡接入服務。
  • 強化融合應用創新,推動衛星通信在各行業的應用,發展大衆化、規模化衛星通信應用。
  • 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開放共享標準體系,培育互利共贏產業生態。
  • 科學規劃衛星通信碼號資源,推進頻軌資源創新管理。
  • 加強衛星通信業務監管,促進網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築牢網絡和數據安全防線。
  • 加強組織協調,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 加強資金保障,支持衛星通信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
  • 加強宣傳推廣,營造衛星通信產業發展良好氛圍。
  • 加強國際合作,支持企業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服務能力。

《指導意見》還特別提到,指導企業積極參與衛星無線電頻率的國際規則制修訂,創新衛星無線電頻率軌道資源管理方式,批量頒發空間無線電臺執照和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以支撐我國低軌星座的高效建設和快速發展。

該指導意見的發佈,標誌着我國衛星通信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推動產業創新和國際合作,爲全球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衛星通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