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訴法院裁定特朗普全球關稅政策違法,白宮或轉向行業關稅
美國上訴法院於8月29日裁定,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大部分全球關稅政策非法。法院認爲,《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並未賦予總統加徵關稅的權力,特朗普的行爲超越了其職權範圍。
法院叫停了特朗普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的關稅,包括4月2日宣佈的“對等關稅”和旨在阻止芬太尼相關的關稅。儘管被判無效,這些關稅將在10月14日之前繼續生效,以便美國最高法院有時間審議此案。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批評上訴法院的裁決,並強調如果關稅被取消,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場徹底的災難”。
此次裁決並未影響特朗普政府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徵收的行業關稅,因此針對汽車、鋼鐵和鋁的行業關稅並未包含在此次裁決中。這意味着,在“對等關稅”面臨被最高法院推翻的風險時,未來特朗普政府或將擴大第232條款關稅的覆蓋範圍,以確保其貿易議程得以延續。
法院裁決核心:總統權力邊界
此次法律糾紛的根源在於特朗普政府對總統職權的全新闡釋。此前特朗普政府援引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以應對國家緊急狀態爲由,繞過國會直接實施了一系列全球性關稅。今年5月,位於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已初審裁定此舉違法。上訴法院此次維持了原判,法官們的核心觀點一致:美國憲法將規範對外貿易的權力賦予國會,總統的緊急權力不能凌駕於此。
法院在裁決中給出了緩衝期安排,這些加徵關稅措施可以維持到10月14日,以便美國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訴。這意味着在最高法院做出最終裁決之前,相關關稅措施仍將繼續對貿易伙伴產生影響。美國最高法院是否會受理此案,以及可能的審理時間表,將成爲決定這些關稅措施最終命運的關鍵因素。
白宮B計劃:法律基礎更“牢固”的行業關稅
與所謂的“對等關稅”不同,特朗普政府的另一項“國家安全關稅”擁有更穩固的法律根基。美国國家安全關稅是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實施。作爲一項更成熟和持久的單獨法律,232條款授權總統在調查認定進口產品威脅國家安全時,採取包括關稅在內的貿易限制措施。
專門研究貿易法的Dorsey & Whitney律師事務所合夥人Augustine Lo表示:“第232條款是一套經過考驗的可靠方法,從歷史上看,法院在國家安全調查和補救措施的實施方面,給予了總統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據報道,特朗普政府正是將這些行業關稅視爲應對司法挫敗的“保險單”。在所謂“對等關稅”面臨被最高法院推翻的風險時,未來特朗普政府或將同步擴大第232條款關稅的覆蓋範圍。這樣一來,即便輸掉官司,政府仍可將原有的關稅轉移至新的法律授權之下,確保其貿易議程得以延續。
行業關稅影響擴大:從原材料到製成品
作爲“B計劃”的核心,特朗普政府擴大行業關稅的行動正在加速。今年8月,鋼鋁關稅的覆蓋範圍被大幅拓寬,新增了超過400種產品線,對其中含有的金屬徵收高達50%的關稅。這些產品包括建築和農業設備、工廠機器人、金屬切削機牀、汽車零部件等複雜製成品。
密歇根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學教授Jason Miller估算,最新一輪措施使受美國金屬關稅影響的進口製成品總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他表示:“這些關稅的覆蓋範圍非常廣。現在,進口含有高比例鋼鋁的零部件都會受到懲罰。”擴張還將持續。美國政府計劃每年開放三次窗口,允許企業申請將更多產品納入關稅範圍,下一輪申請將於9月開始。此外,美國商務部正考慮在9月中旬公佈新一批汽車零部件關稅,並在10月底前啓動銅關稅的納入程序。這些系統性的“納入程序”表明,關稅的覆蓋面將在未來持續動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