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美國政府關門事件正將政策制定者置於美國經濟關鍵時刻的“盲目”困境之中。當前,美聯儲官員正面臨10月底利率決策的關鍵節點——需判斷是繼續降息還是維持利率不變,但受政府資金短缺影響,包括美國勞工統計局、美國經濟分析局在內的多個發佈核心經濟指標的機構已大幅縮減運營,導致關鍵數據更新嚴重滯後。原定於2025年10月15日發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被迫推遲至10月24日,而月度就業報告、零售銷售數據等反映經濟運行的核心指標更是陷入“無限期推遲”狀態。

當美聯儲官員於10月28日至29日召開議息會議時,他們不得不更多依賴歷史數據、既有趨勢、市場傳聞及私營部門提供的替代性數據來研判經濟走向。這種數據真空狀態顯著增加了政策制定的難度:官方統計的缺失使美聯儲難以精準判斷通脹是否已穩定在目標區間,也難以準確評估勞動力市場降溫的實際速度。

政府關門對政府收集經濟數據有何影響?

政府關門對美國政府收集關鍵經濟數據的影響正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月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這一美聯儲制定利率政策的核心依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每月需在三個爲期十天的週期內,通過人工採集爲主的方式收集約8萬種商品的價格數據。然而在本次政府關門衝擊下,10月10日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估算,BLS已損失約三分之一的10月價格數據。

曾在2013年政府關門期間擔任BLS專員的埃裏卡·格羅申指出,儘管機構可通過加班或採用“估算法”(用相似可用數據填補缺失價格)彌補部分損失,但數據質量將隨時間推移持續下滑。通脹洞察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奧邁爾·謝里夫在10月9日採訪中警告:“從現在起數據準確性會越來越差,到第三週可能得到質量極低的數據——甚至完全缺失。”

作爲經濟分析局發佈的重要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因以CPI定價數據爲輸入源之一,同樣將受到政府關門的波及。相比之下,其他政府數據的受損程度被認爲相對可控。以BLS月度就業報告爲例,其依賴兩項獨立調查:企業及政府機構僱主調查用於估算全國新增就業崗位,家庭調查則提供失業率數據。

摩根士丹利分析顯示,僱主機構通常會保留自身就業數據,因此工資單估算受延遲影響較小;而家庭調查雖受延遲影響,但2013年類似情形下回復率仍維持正常水平。至於人口普查局彙編的零售銷售數據,因通過郵件和網絡提交的特性,該數據可能“不受”政府關門直接影響。

CPI遲到、非農失蹤,美聯儲本月議息靠“野路子”定利率? - 圖片1

歷史有哪些先例?

此次政府關門事件是自1981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經歷的第15次停擺,每次停擺均导致各联邦机构因资金缺口暂停运作。包括當前這次關門在內,至少有四次政府停擺曾造成重要經濟報告發布延遲。

具體來看,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期間長達21天的停擺中,原定於12月發佈的就業報告被迫推遲兩週發佈。據時任勞工統計局局長的凱瑟琳·亞伯拉罕回憶,停擺導致家庭調查的聯繫率出現下降,數據收集工作被迫中斷,但經該機構評估後認爲,此類中斷“並未顯著影響估算結果”。

2013年9月和10月的就業報告均因當年秋季政府停擺而推遲發佈。美國人口普查局和經濟分析局發佈的其他數據——包括貿易數據、零售額和GDP估算——也被推遲發佈。

而2018年12月啓動的35天停擺——迄今爲止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則引發了更爲嚴重的經濟數據中斷。此次停擺直接導致零售額、GDP等核心經濟報告發布延遲,部分數據如期初貿易和庫存統計甚至被永久取消,最終未對外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在此期間仍保持運營,其發佈的就業報告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關鍵數據未受影響,主要得益於該機構此前獲得的資金支持使其能在停擺期間維持基本職能。

是否有可以替代美國政府經濟數據的私人數據?

在政府數據缺失的背景下,私營部門提供的經濟數據成爲重要補充。長期以來,多傢俬營機構持續編制自有經濟指標,在政府停擺期間作爲官方數據的替代來源,並在政府恢復運作後繼續用於補充官方統計。例如,ADP Research每月基於超過2600萬名員工樣本發佈私營部門就業人數估算,Indeed則提供職位空缺數據;職業介紹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定期發佈裁員公告,而Revelio Labs通過分析超1億份在線求職資料,獨立生成勞動力市場估算以反映招聘趨勢動態。

華爾街機構同樣參與這一替代數據體系——凱雷集團與美國銀行發佈勞動力市場更新數據,提供工資增長等指標的估值;高盛等機構則利用州級數據估算失業救濟申請人數。

這些私人指標雖在數據收集方法、覆蓋範圍及統計口徑上存在差異,無法完全替代官方報告的權威性,但通過多維度數據交叉驗證,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補政府數據真空,爲市場參與者提供決策參考。

美聯儲將依據哪些數據做出下一次利率決定?

美聯儲在制定下一次利率決策時,正面臨勞動力市場放緩與關稅通脹效應的雙重考量。儘管可用信息有所減少,但決策層仍通過多維度數據尋求平衡。據2025年10月10日一項採訪披露,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認可凱雷投資集團與ADP報告的指示性價值——凱雷估算美國9月僅新增1.7萬個就業崗位,结合其他非官方数據源,沃勒強調“尽管这些数據不如政府统计全面,但均指向勞動力市場疲軟的一致結論”。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將於下次美聯儲會議前發佈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這爲政策制定提供了關鍵通脹參考。然而,政府停擺風險已實質影響數據獲取效率——原定11月發佈的10月CPI報告恐因停摆延迟,可能加劇決策複雜度。

對此,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10月14日公開會議中明確警示:若10月數據因停擺無法及時收集,政策制定將面臨更大挑戰。

在官方數據之外,美聯儲亦參考私營部門與地方政府的補充指標,包括各州未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救濟申請人數、地方政府發佈的建築許可數據等。但加拿大皇家銀行經濟學家在10月10日研究報告中指出,數據可得性下降將使美聯儲2025年剩餘時間的工作難度陡增。特別是在職責框架下,勞動力市場疲軟與關稅對消費者價格的雙重壓力,使政策制定者難以清晰判斷通脹走勢,進而影響利率決策的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