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美元價值下降不會包含在美國的關稅協商中,然而亞洲貨幣的異常波動顯示出市場的緊張情緒。
5月14日,根據媒體報道,美國政府官員在尋求全球貿易協議時,不會在協議中尋求美元價值下降。
報道強調,財政部長貝森特是特朗普政府中唯一負責處理這些問題的官員,他沒有指派其他官員與貿易伙伴討論貨幣政策,並且只有在貝森特參與的情況下才能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美國財政部對此不予置評。
報道之後,美元指數迅速上升約20點,突破101大關,當日整體呈現上漲趨勢。歐元對美元的跌幅擴大至0.1%。
報道提到,貝森特上個月在華盛頓IMF春季會議上向各國傳達了這一立場,並在洛杉磯米爾肯研究所年度會議上向投資者重申——他將美國描述爲全球資本的“首選目的地”。
自2月以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一直在努力消除全球對美國積極尋求弱勢匯率的擔憂。他多次強調強勢美元政策未變,即使在特朗普4月2日的關稅公告引發美國資產廣泛拋售之後,外匯市場仍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報道指出,特朗普一直指責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故意削弱其貨幣以獲得對美國的商業優勢。
市場參與者仍然認爲,特朗普的經濟目標(包括減少貿易赤字和振興美國製造業)指向一個較弱的美元,無論官方如何表述貨幣政策。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已下跌近8%。
週三,韓元對美元一度升值近2%,日元也有所上升。更引人注目的是,本月早些時候,新臺幣創下了自198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這些異常波動清晰地表明瞭市場對特朗普政府貨幣政策的擔憂程度。
AmeriVet Securities美國利率交易和策略主管Gregory Faranello表示:
毫無疑問,市場非常緊張,極端波動是當前貿易不確定性的直接結果。
芝加哥Karobaar Capital首席投資官Haris Khurshid表示:
談論貨幣協調或許爲時過早,但外匯交易員顯然正在觀望,無論美國是否正式將貨幣問題納入貿易談判,市場交易的氛圍都已經表明,美元將隱性走弱。
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隨着特朗普政府繼續推進其全球貿易議程,貨幣市場的波動可能將成爲新常態,尤其是日本和韓國等已經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外匯實踐“監測名單”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