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外汇储备调整引发美元抛售压力
Eurizon SLJ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任(Stephen Jen)警告,亚洲国家加速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可能导致美元面临高达2.5万亿美元的抛售压力。亚洲出口商与投资者长期积累的巨额美元头寸,因美国贸易政策转向与汇率波动风险加剧而面临瓦解风险。
报告分析称,过去数十年间,亚洲经济体凭借对美贸易顺差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美元资产。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越南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其央行及机构投资者持有的美元储备可能达到2.5万亿美元量级。这些未对冲美元波动的“裸多头寸”犹如悬在美元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集中撤离将引发全球货币市场剧烈震荡。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成为催化剂。亚洲政策制定者可能通过两种路径应对:一是将海外美元资产汇回本土以支撑本币升值,作为贸易谈判筹码;二是加速多元化外汇储备配置,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中国可能因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推动约1万亿美元计价的海外资产回流国内,这一数字与Jen去年提出的“美元微笑”理论预测一致。
市场已显现端倪:彭博美元指数较2月高点回落8%,过去一个月所有亚洲货币对美元均呈现升值态势。尤其周一新台币单日大涨,更引发市场对亚洲央行集体放任本币升值的猜测。
亚洲资本大撤退
彭博专栏作家Shuli Ren最新警告,随着亚洲投资者加速清算美元资产并将收益汇回本土,这一过程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中国台湾省人寿保险业通过“借新台币、买美元资产”的套利交易赚取利差,行业鼎盛时期,这些险企每年购入的美元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美银美林数据显示,其海外投资占比近70%,但其中83%的资金却以新台币计价,且汇率对冲比例仅65%。这种货币错配暴露出巨大风险——当美元走弱时,保险公司被迫追加外汇对冲,进一步加剧美元抛压。
瑞银集团估算,仅十国集团(G10)外国投资者持有的未对冲美元资产就高达13.7万亿美元。全球资管机构长期信奉的“美元霸权”叙事,正因特朗普政府破坏全球贸易秩序而动摇。亚洲国家作为最大受害者,其积累的巨量美元储备首次面临被迫清算的压力。
彭博社对18家中国出口商的调查显示,企业正加速将美元结汇为人民币。今年以来黄金价格飙升,尤其在亚洲交易时段涨幅显著,折射出市场对美元的深度忧虑。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Stephen Miran)去年11月曾十次发文警示美元“估值过高”,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信心。
新台币汇率近期剧烈波动,正是全球外汇市场脆弱性的缩影。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已对美元信用造成实质性伤害。当亚洲央行开始重新评估外汇储备结构,这场酝酿中的“美元大解除”或将彻底改写全球货币秩序。
总的来说,从中国台湾省寿险业的杠杆危机到亚洲出口商的结汇狂潮,再到全球资管机构的信仰崩塌,美元正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场始于亚洲的资本风暴,或许预示着后美元时代序幕的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