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潮再起:偏好港股尤其是银行H股
近期,险资举牌活动频繁,仅本周就有三起举牌事件,且均针对H股。5月19日,平安人寿宣布举牌农业银行H股,5月16日增持邮储银行H股,5月14日新华保险增持上海医药H股触及5%举牌线。据统计,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6次,接近去年全年的20次。
本轮险资举牌呈现三大特征:频率高、偏好港股尤其是银行H股、举牌主体以头部险资为主。
举牌次数接近去年全年
数据显示,今年险资举牌次数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5月19日,平安资产受托平安人寿资金,投资于农业银行H股,达到股本的10%,触发举牌。5月16日,平安人寿同样举牌邮储银行H股。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平安人寿此次增持并触发举牌,凸显了险资对银行股的偏爱及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险资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强,银行股业绩稳定、分红高,契合险资配置需求,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应对长期负债兑付。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未来会持续关注监管政策变化。
新华保险也在近日进行了举牌动作。5月14日,新华保险增持上海医药H股24.8万股,平均每股作价10.9782港元,涉及资金272.26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4595.46万股,持股比例由4.97%升至5%,达到举牌线。
险资举牌特征及驱动因素
本轮险资举牌与去年相比有三大特征,背后有具体原因驱动。
特征一:举牌频率增加
今年不到半年时间已举牌16次,而去年同期仅举牌4次。业内人士认为,险资今年举牌热情增加与监管政策驱动息息相关。今年以来,中央金融办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现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监管还表示将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特征二:偏好港股尤其是银行H股
在今年16次举牌中有13次举牌对象为港股,而去年20次举牌中有7次为港股。险资此轮举牌偏好港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当前港股估值水平偏低,性价比高,新会计准则下H股更适配以及税收优惠等原因。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表示,新会计规则下H股与险资更"适配"。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多数权益资产计入交易类资产(FVTPL),公允价值波动对净利润影响加大。而红利标的更适用于 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类计量方式,其公允价值波动不计入当期损益,但股息能进入利润表,可发挥业绩减震器作用,H股市场高分红标的更契合这一需求。
特征三:举牌主体以头部险资为主
今年举牌主体以头部险资为主,平安人寿、新华人寿以及中国人寿为此轮举牌的“主力军”,共计举牌10次。而在去年全年20次举牌中,长城人寿、紫金财险、中邮人寿、利安人寿的举牌占据近半体量。
受制于资金运用规模和投研能力,中小险企在加仓时偏谨慎。
有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看好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机会。未来权益市场将受益于政策发力下风险偏好回升。不过其同时强调,在现行IFRS9准则下,权益类资产多按公允价值计量,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尽管新规鼓励险资增配权益资产,但受机构风险偏好和海外风险制约,在整体权益投资对冲手段较少的情况下,保险资金入市仍将是渐进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