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舉牌潮再起:偏好港股尤其是銀行H股
近期,險資舉牌活動頻繁,僅本週就有三起舉牌事件,且均針對H股。5月19日,平安人壽宣佈舉牌農業銀行H股,5月16日增持郵儲銀行H股,5月14日新華保險增持上海醫藥H股觸及5%舉牌線。據統計,今年以來險資舉牌次數已達16次,接近去年全年的20次。
本輪險資舉牌呈現三大特徵:頻率高、偏好港股尤其是銀行H股、舉牌主體以頭部險資爲主。
舉牌次數接近去年全年
數據顯示,今年險資舉牌次數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5月19日,平安資產受託平安人壽資金,投資於農業銀行H股,達到股本的10%,觸發舉牌。5月16日,平安人壽同樣舉牌郵儲銀行H股。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平安人壽此次增持並觸發舉牌,凸顯了險資對銀行股的偏愛及長期價值投資理念。險資規模大、期限長、穩定性強,銀行股業績穩定、分紅高,契合險資配置需求,能提供穩定現金流,應對長期負債兌付。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表示,未來會持續關注監管政策變化。
新華保險也在近日進行了舉牌動作。5月14日,新華保險增持上海醫藥H股24.8萬股,平均每股作價10.9782港元,涉及資金272.26萬港元。增持後最新持股數目4595.46萬股,持股比例由4.97%升至5%,達到舉牌線。
險資舉牌特徵及驅動因素
本輪險資舉牌與去年相比有三大特徵,背後有具體原因驅動。
特徵一:舉牌頻率增加
今年不到半年時間已舉牌16次,而去年同期僅舉牌4次。業內人士認爲,險資今年舉牌熱情增加與監管政策驅動息息相關。今年以來,中央金融辦發佈《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現三年以上的長週期考覈,監管還表示將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特徵二:偏好港股尤其是銀行H股
在今年16次舉牌中有13次舉牌對象爲港股,而去年20次舉牌中有7次爲港股。險資此輪舉牌偏好港股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當前港股估值水平偏低,性價比高,新會計準則下H股更適配以及稅收優惠等原因。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新會計規則下H股與險資更"適配"。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下,多數權益資產計入交易類資產(FVTPL),公允價值波動對淨利潤影響加大。而紅利標的更適用於 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類計量方式,其公允價值波動不計入當期損益,但股息能進入利潤表,可發揮業績減震器作用,H股市場高分紅標的更契合這一需求。
特徵三:舉牌主體以頭部險資爲主
今年舉牌主體以頭部險資爲主,平安人壽、新華人壽以及中國人壽爲此輪舉牌的“主力軍”,共計舉牌10次。而在去年全年20次舉牌中,長城人壽、紫金財險、中郵人壽、利安人壽的舉牌佔據近半體量。
受制於資金運用規模和投研能力,中小險企在加倉時偏謹慎。
有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相關負責人表示,持續看好A股市場的長期投資機會。未來權益市場將受益於政策發力下風險偏好回升。不過其同時強調,在現行IFRS9準則下,權益類資產多按公允價值計量,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當期利潤。儘管新規鼓勵險資增配權益資產,但受機構風險偏好和海外風險制約,在整體權益投資對沖手段較少的情況下,保險資金入市仍將是漸進式的過程。